第三节 公路管理 一、公路养护
(一)路政管理
1986年,县公路管理站路政管理负责德池、德二、北五二线116.4公里的管理任务,设专职路政员2名,道班兼职路政员9名。同年,县交通局成立公安派出所,编制2人,负责路政和打击车匪路霸等工作,交通公安业务由市交通局公安处领导,路政业务由公路处路政科领导。1992年,县路政管理站配备了路政巡查摩托车。1997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8年,市路政管理站配备了业务专用车。1999年4月15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黑龙江省公路条例》,路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走上规范化道路。
2000年,强制拆除永久性违章建筑5处,清理各种牌匾200余个,打击偷盗公路物资2起,清理道口23处。
(二)养护
1986年,全县公路专业养护总里程243.7公里,有养路道班26个。有养护人员312人,其中国家专业养护员工209人,群众代表养护员21人。1988年,县公路管理站配备了装载机,结束了人工装车的历史。1991年,全县公路专业养护总里程380.8公里,有养路道班23个。有养护人员326人,其中国家专业养护人员237人,群众代表养护员20人。1994年,全县公路专业养路里程380.8公里,有养路道班23个,养护人员264人。1996年,市公路管理站养护里程为147.3公里。为改变过去员工“干活大帮哄”的弊端,市公路管理站采取了联户责任制,实行定岗、定责、定标准、定消耗、定质量,实行路况效益工资制,职工工资按当月实际完成路况等级和分数计算。同年,全站实行干部聘任制,员工劳动合同制,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养护工作达到了省时、省力、高效的目的。1997年,市公路管理站车队的载重汽车都改装成自卸,结束了人工卸车的历史,把养路员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有了一定时间美化路容路貌,进行全面养护,也促进了养护质量的提高。1999年,市公路管理站借鉴克山县的公路养护经验,变收取民工建勤为民工备料,保证了公路养护的用料,提高了公路养护的质量。同年,市公路管理站在黑龙江省养护技术评比竞赛中由C级站升人B级站。
2000年末,全市公路管理站有大型汽车5台,大型推土机1台,大型链轨推土机1台,装载机1台,轮式拖拉机9台。有养护道班23个。龙镇站养护总里程115公里,养护员工143人。
(三)公路管理站简介
1.五大连池市公路管理站
1986年,全站公路养护里程243.7公里。下设9个道班。1988年,配备了装载机。1991年,公路养护里程380公里。1996年,增加了沾五路24.41公里和6.5公里的养护里程,总里程147.3公里。1997年,车队的载重汽车都改装成自卸。1999年,新增北五线(北五界——五农界)养护路段,养护里程45.2公里,养护桥梁10座,共611.8米,下设道班4个。
2000年,全市公路管理站共管养公路247.5公里。其中:五二线(五大连池市——二龙山)147.3公里,五北线(五大连池市——北兴镇)30.6公里,北五线(北五界——五农界)45.2公里,沾五线(沾河——五农界)24.4公里,下设道班13个。有大型汽车5台,大型推土机1台,大型链轨推土机1台,装载机1台,轮式拖拉机9台。
2.龙镇公路管理站
1986年,龙镇公路管理站负责看护沾五公路其中的8.5公里,12道涵洞,设养护道班1个。全站每年都要对这段公路补强。1987年路面补强8公里,耗资24万元。1988年,哈黑公路升级为国道黑大线(G20),龙镇站管养里程98公里。1991年路面补强4公里,耗资15万元。1995年,路面补强22公里,耗资330万元。1999年,公路大面积翻浆,处治费用达30万元。
2000年末,龙镇公路管理站共养护里程115公里,其中国道98公里,沾五线8.5公里,沾8线7公里,黑大龙镇支线1.432公里。人员编制151人,实际人数143人,其中管理人员27人、养护员工116人。下设生产、路政、财务、后勤和车队等6个科室,10个道班有办公楼1座783平方米。筹建集资楼1座3046平方米,车库465平方米,库房600平方米,道班家属房23栋,标准化道班楼1座2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7.8万元,好路率63.3%,综合值69.1。
龙镇公路管理站2000年管养公路详表
表12—17
五市公路管理站管养公路详表
表12—18
五大连池市1986~1998年公路养护情况详表
表12-19
二、运输管理
1987年,黑龙江省运输管理局给德都运输管理站核定编制25人。1993年,为加强对营运车辆的技术管理,提高其安全性能,建立了二级维护厂(车辆技术检测站),投资50万元购进车辆安全技术检测设备,规范了二级维护检测手续。1995年,运输管理费调到20元/吨。1996年市县合并,核定编制37人,设五大连池分站。1997年市运输管理站征收货运附加费,根据《黑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配件商店、洗车、组货配货纳入行业管理。
三、规费征收
1987年3月,原交通监理站分为交通征费稽查所和交警队两个部门。交通征费稽查所直属黑龙江省交通征费稽查局,党支部归属县交通局党委,交警队隶属县公安局。1988年7月6日,德都县小型拖拉机征稽站成立。股级事业单位,定编3名,经费来源自筹,隶属县交通局,主要负责组织征收20马力以下小型拖拉机、三轮和畜力车养路费。1995年6月20日,德都县小型拖拉机征费稽查站更改为德都县地方养路费征稽所,核定编制20人,当年养路费完成94.6万元。1996年,德都县地方养路费征收稽查所改为五大连池市地方养路费征收稽查所,核定编制26人,征收养路费553.6万元,征收地方养路费132.7万元,超计划完成27%。1997年,黑龙江省交通厅、财政厅、物价局、农业工作办公室为进一步加强地方养路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保障县级以下道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资金来源,联合下发了黑交(1997)26号文件《黑龙江省地方养路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1999年,由于农业欠收,计划征收地方养路费119万元,实际完成18.3万元,只完成计划的15.4%。2000年,征收费用有所好转,征收养路费518.7万元,征收地方养路费50.4万元。
部分年度养路费征收情况表
表12—20
单位:万元
表12—20(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