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规划
第二节 城市规划
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青山镇,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使青山镇的建设适应形势的发展,德都县人民政府在黑龙江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的协助下,于1983年进行了青山镇第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20世纪90年代,由于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原有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于1992年又进行了第二轮青山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1996年撤县并市后,城市性质需要重新确定,原规划已明显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1997年,市政府委托黑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所及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新一轮的《五大连池市市区总体规划》,并于1999年定稿通过。
《五大连池市市区总体规划》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规划原则和依据;第二部分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三部分为青山总体规划。城区总体规划总结了前两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经验和教训,从区域的宏观大局出发,重新认识青山镇及五大连池镇在五大连池市所处的战略地位、优势和潜力;从五大连池实际出发,突出五大连池市的地方特色;从未来出发,为崭新的五大连池市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优化组合的城市化空间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性质定为:青山镇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绿色食品工业为主的生态旅游中心地城市。
规划期限:近期2000~2005年,远期2006~2015年。
规划规模:规划2015年人口达到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万)。近期5.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0.5万人)。规划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达到804.16ha,人均100.52平方/人。近期:622.86ha,人均113.25平方/人。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青山镇坐落在讷谟尔河南岸,温察尔河西侧。城市东侧地势低,多在洪水淹没线以下,不宜作为城市发展方向。城镇西侧和南侧地势较高,地形和地质条件较好,但城镇南侧地下水位深、储量小、水质差,只宜适当发展,因此城镇主要发展方向为西部。由于北五公路的开通,市政府东移等因素,使城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东移成为必然,因此近期内东区为青山镇重点开发建设的区域,但远期城市发展方向仍应是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