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预算管理 一、收入
1986年后,预算管理是德都县财政部门的一项经常性综合管理工作,贯穿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1996年后,五大连池市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五大连池市按区域划分为县、乡两级预算;按预算编制形式划分为单位预算和总预算。
1996年,五大连池市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为各类企业和其它经济成分的税收收入和基金收入。具体分为:1.税收。主要有工商税、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企业所得税。税收在预算收入中的比重是90%以上,是全市预算收入的主要形式。2.利润。在企业缴纳所得税后上缴财政的利润,是税收形式的补充和调节。3.专项收入。按国家规定来自某些指定来源,具有特定用途、实行专项专用的收入。4.基金。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规定,把有关基金纳入预算而形成的收入。以上收入的预算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减去财政体制应上解中央的收入,以此所得的收入合计即为地方政府可供安排支出的收入预算,也是净收入的预算。10多年来,市政府正确处理了预算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合理比例关系。既不比例过大,也不比例过小,使企事业和个人利益不受损伤,又使全市经济发展掌握了必要的财力、物力。随着市域经济的发展,各项预算收入有了较大提高,1986年农业税及耕地占用税预算收入仅372.3万元,2000年达到了1747万元,提高了369.2%。
五大连池市1986~2000年财政收入情况表
表15—1
单位:万元
注:省补收入项包括省专项补助结算补助和税收返还等。
二、支出
市财政预算支出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简易建筑费、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流通部门事业费、文体广播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卫生事业费、税务统计财政审计等部门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行政管理费、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公检法司支出、城市维护费、政策性补助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土地开发建设支出、专项支出、其他支出等27大类。1996年,市财政预算支出本着“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勤俭节约、开源节流”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2000年,在财政困难,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市政府尽力保证职工基本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投入。同时重点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了教育、科技投入,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
五大连池市1986~2000年财政支出情况表
表15—2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