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党员代表会议和党员代表大会
第四节 党员代表会议和党员代表大会
一、中共德都县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德都县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86年7月8日在青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254人。大会以深入贯彻党的“十二大”和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精神为中心,在总结第五届委员会期间工作的基础上,讨论确定了三年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大会听取并审议了王颖代表前届委员会所作的《以改革精神,加速我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步伐》的工作报告。
大会选举王颖、王永德、王桂兰(女)、刘玉侠(女)、刘东勋、孙超、孙国山、李春棠、杜宇、孟庆忠、邹继成、张杰、张连城、林柏清、金应镇(朝鲜族)、郭再文、唐国强、梁冰、蔡成信、薛庆祝、魏振兴等21人为六届委员会委员。选举张大玉、吴文举、李作英(女)、张淑琴(女)4人为候补委员。选举产生常委9人、县委书记1人,副书记3人。
二、中共德都县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德都县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89年12月1日~1989年12月3日在青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210人。张进运代表前届委员会作了《坚持治理整顿,搞好深化改革,为全面振兴德都经济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在中共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总结了第六届委员会的工作,讨论确定了下届委员会期间两个文明建设的工作任务和党的建设的奋斗目标。同时,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治理整顿,继续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从而,在县委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奋斗目标和组织领导上,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速两个文明建设的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会选举付子斌、宁云福、孙超、刘义昌、刘东勋、刘明山、辛纯洁、李季、李春棠、李向东、李庆、张大玉、张杰、张进运、孟庆忠、金应镇(朝鲜族)、赵春荣(女)、姜海燕、姜晓辉、曹振远、薛振江等21人为县委委员,选举马景瑞(女)、李全安、王福权、赵俊江4人为县委候补委员。同时,选举产生了常务委员9人、县委书记1人,副书记3人。
三、中共德都县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德都县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92年12月27日~1992年12月29日在青山镇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223人。这次党代会是在举国上下深入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曹振远代表前届委员会作了《高举党的“十四大”的旗帜,为全面振兴德都经济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体现了党的“十四大”精神,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三年的县委工作,讨论确定了下届委员会五年的王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其要点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大开放观念,加大改革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工业;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型农业;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商品流通;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加强科技教育工作,稳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扩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全面振兴和繁荣德都经济而奋斗。
大会选举马文学、厉奎、王福权、田凤芝(女)、宁云福、刘连山、刘明山、刘德山、孙世英、孙晋夏、李季、李占安、李向东、金应镇(朝鲜族)、孟文山(满族)、赵莉(女)、赵俊江、姜晓辉、徐庆才、曹振远、薛振江21人为县委委员,选举王洪臣、李庆、苏绍谦、韩宝恒4人为县委候补委员。选举产生了县委常委9人,其中县委书记1人,县委副书记3人。
四、中共五大连池市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
中共五大连池市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98年5月18日在青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222人。张清杰代表前届委员会作了题为《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为实施开发开放战略,实现强市富民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地贯彻了党的十五大精神,在总结第三届委员会期间工作的基础上,讨论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市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全面实施开发开放战略,围绕实现强市富民目标,加快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的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五大连池市第四届委员会。选举马文良、王俊琦、宁云福、田凤芝(女)、吕万顺、刘广龙、刘连山、刘志民、孙国山、孙维清、李庆、何忠海、邹继成、张忠良、张清杰、赵才、赵莉(女)、姜福、徐庆才、蔺波、臧振良、滕俊华、魏艳华(女)23人为四届委员会委员,选举产生了常务委员11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6人。
注:因1996年的机构改革,撤县并市,德都县第九届、原五市第三届党代会没有按时召开,故1992~1998年之间少了一届党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