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1986年7月25日,德都县工商业联合会正式恢复,并开展工作。根据黑编(1987)183号文件《关于工商联系统增加编制的通知》精神,县编制委员会给工商联增编2人,编制达到3人。县工商联在乡镇下设15个基层分会,有会员176名。1996年6月,撤县并市后,德都县工商业联合会与原五大连池市工商联合会合并,成立了五大连池市工商业联合会。1997年1月21日,召开了五大连池市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乡镇基层分会发展到16个,有会员212名。
  一、工商联的主要工作
  1986年,德都县工商联恢复后,会员的组成结构是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合作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经济联合体、中外合资企业。根据会员的结构,在城镇商业、二轻、工业系统建立了会员组,在服务系统、土产公司建立了同业公会。
  1987年4月,在龙镇开始进行组建工商联合会的试点工作,到1991年末,全县12个平原乡镇全部组建了工商联合会,朝阳、兴安、莲花3个山区乡建立了会员组。在全省首创了工商联合会长由主管企业工作的科技副乡镇长或经委副主任担任,驻会干部由企业办工作人员兼任,乡镇分会与企业办公室合署办公的新经验。使乡镇工商联合会的优势得以充分地发挥,同时也推动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县工商联与全国70多个市县区工商联的经济咨询服务部门建立了信息网络,加强了联系。并创办了《信息与服务》不定期期刊,向广大会员介绍新产品、新技术,对搞活经济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1992年,根据中共中央(1991)15号文件精神,充实、完善了实施“233”工程细则,提出了六个方面工作的三十五项任务,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加强了基层工作与基础建设。
  1995年,市工商联合会同县委统战部制定了《关于大力推动光彩事业活动的意见》,成立了活动的领导组织,由一名副会长抓此项工作。并在县工商联六届三次执委扩大会议上做了动员报告,引导广大会员投身到帮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去。
  1997年,市工商联开展了“四好分会”、“五好会员”的评比活动,评出4个“四好分会”、50名“五好会员”。这一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涌现出市级文明个体经营户369个,黑河市级文明个体经营户38个。
  到2000年,参与光彩事业的非公有制代表人士有26人,安排就业或再就业人员达到400人,帮助70户贫困农民脱贫。
  1987年、1990年、1998年,市工商联被评为黑龙江省工商联系统先进单位;1994年、1999年被评为黑河市工商联先进单位。
  二、历次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第四届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
  1986年7月25日,召开了德都县工商联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了新的领导班子,唱声宝当选为名誉主委,汪文库当选为主委。副主任由6人组成。县工商联恢复以后,重点抓了宣传培训、组织建设、建网引联和会务4项工作,为搞好新时期工商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届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
  德都县工商联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90年3月14日召开。汪文库当选为主委,田雅琴当选为秘书长,执行委员会由25人组成。大会通过了由汪文库做的《团结工商业者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为实现新时期工商联根本任务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这是一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团结奋进的大会。
  第六届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
  德都县工商联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92年12月1日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75人。汪文库当选为主委,田雅琴、于海宽当选为副主委,执行委员29人。大会通过了汪文库做的《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工商联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大会的宗旨是“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充分利用工商联的人才优势和特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工作重点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五大连池市第二届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按原五大连池市工商联会序排列)
  五大连池市第二届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于1997年1月21日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89人。田雅琴当选为会长,刘兴春、蒋志军当选为副会长。田雅琴做了《发挥优势、振奋精神、努力开创五大连池市工商联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参加会议的会员一致表示,要文明经商,礼貌待客,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工商联为社会服务的优良传统,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