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文明城(镇)建设

第二节 文明城(镇)建设


  五大连池市的文明城镇建设,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榜样,全面实施“1234”文明城市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创建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化管理工作,使文明城镇建设和市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1989年,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发了《文明城镇建设评选实施细则》和《文明城镇建设工作要点》。5月份,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同青山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县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以整治青山镇环境为突破口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清运积雪、脏冰,整修青山镇内的巷道200多条,铺砂石1.55万立方米;青山公园、镇内主要道路植树12.7万多株;修建了7个永久性封闭厕所;拨款55万元修筑了二道街混凝土路面;维修了中央大街的柏油路,两侧增添了30多个果皮箱。临街企事业单位参加了文明一条街百日竞赛,大搞医院、办公室的环境建设,县自来水公司、县税务局、县工商银行等单位在竞赛中成绩突出。
  1990年,粮食等单位修筑了青山镇四道街至青山粮库的排水明沟138延长米,投资15万元,修筑了地下排水管道865延长米,结束了青山镇没有地下排水的历史;投资4万元,建了7个标准厕所。在青山公园义务栽植大叶杨13500多株,栽植行道林800余株。1991~1992年,在文明城镇建设中,开展了“热爱德都,建功立业,做主人翁”活动,促进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发挥社会舆论的批评监督作用,促进人民群众文明道德素质的提高。1993年,在文明城镇建设中,坚持综合治理,依靠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了普法教育;进行义务劳动,整修青山镇主干道8093延长米;拆除违章建筑24758平方米。1996年,市政府确定为环境卫生年,在5月环境卫生突击月中,全市干部群众共整修巷道400余条,铺砂石3200立方米,在青山公园和中央大街栽植观赏树5000株。制定并实施了《五大连池市文明城镇建设方案》。1997年,抓青山镇城区主要街道路面改造,投资180万元,新建砼路面4000平方米;新建了市委、市政府门前的广场;镇内新建综合住宅楼面积17000平方米。开展了争当“文明市民”活动。在中小学生中,以香港回归为契机,进行“勿忘国耻、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城镇居民中进行“遵纪守法、邻里团结、赡养老人、关心子女、夫妻恩爱、家庭和睦、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为内容的思想教育;开展创建“文明街道”、“文明居民委”、“文明楼”活动,取得突出成绩。1998年,投资270多万元用于城镇建设,新建综合住宅楼16栋,8万多平方米;新建和维修排水主干线1903延长米;完成了市交警队办公楼至自来水管网5号出水口的排水主干线工程;完成了北五公路市区供水管线的改造2050延长米。城建部门与临街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签订了门前“四包”责任状,把绿化、美化、净化城镇工作一抓到底。1999年,本着“人民城市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的原则,为加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筹措资金52万元,改造了四道街砂石路面,对二道街混凝土路面进行了修补;修混凝土砂石路6500延长米,面积为62070平方米;硬化人行道1364平方米,硬化边沟1045延长米;新建地下排水主干线4条,3421延长米;动员居民全面整修青山镇巷道361条,长5.8公里,清理路面沟14576延长米。同年,“引双入青”工程全面开工;途经五大连池市区的北五公路的全线贯通,改善了五大连池市的交通道路条件。随着北五公路的全线贯通,市政府又重新编制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五大连池市区总体规划》,完成了市区重心东移的可行性论证。2000年,市区群众全面开展了“清洁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清整市容市貌、植树造林、清理白色垃圾、治理水源污染等项活动。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院居民小区开展种花、种草活动,增加了城镇的绿化面积。市政府拨款7.5万元对市区主干道的路灯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安装长杆钠灯66盏,维修改造路灯320盏。企事业单位又安装了广告灯箱30个;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一些个体私营业主,分别安装轮廓灯、投影灯。在春节,国庆节期间,悬挂彩旗,点亮彩灯,为这座新兴的旅游疗养城市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和喜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