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教育行政 一、管理机构
1988年7月,德都县教育局与县工农教育办公室合并,成立了德都县教育委员会。内设教育股、人事股、计财股、秘书股、保卫股、农教股、职工教育股、审计室、招生办、生产办、燎原办、记者站。同时设有教育党委、共青团、工会等组织。
1989年12月,经县委决定,撤销教委的监察委员,设教育纪委。1990年8月,经县委批准,德都县督学室改为县人民政府督导室,隶属于县政府领导。同月,经县委县政府决定,各乡(镇)设教育委员会,由乡(镇)长和主管教育的副乡(镇)长兼任主任和副主任。并配备一名副科级专职常务副主任兼任乡(镇)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91年,县高中毕业会办和县教育基金委员会成立。11月县招生办公室升为副科级格,仍隶属教委。
1996年5月,因市县合并,原五大连池市教育局变为五大连镇教委办公室。1996年,教育党委与文化局、体委党组合并,成立了教育文化体育党委。
2000年,五大连池市教育委员会内设教育股、人事股、秘书股、思政艺体股、审计股、农民教育股、职工教育股、综合改革办公室、保卫股、生产股、记者站、法制股、计财股。同时设有党委、纪检委、工会、招生办公室等。
二、教育经费
1987年,教育经费占财政开支的比重为19%。此后,根据德都县地方财政的实际情况,每年对教育的投入都有所增长。
1990年,县教育事业费收人为10537千元,其中预算内事业经费拨款为645千元,占财政支出的23.7%;教育费附加200千元;农业税附加40千元;专控商品附加40千元;农村教育费附加1795千元;预算内基本建设教育经费拨款100千元;农村集资982千元;学杂费872千元;勤工俭学53千元。教育事业费支出10537千元。1995年,县教育事业费收入为19429千元,其中预算内事业性教育经费拨款12315千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3.91%;教育费附加215千元;农村教育统筹3678千元;农业税附加30千元;专控商品附加40千元;农村集资1209千元;勤工俭学790千元;学杂费11.52千元。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7490千元。2000年,五大连池市教育事业费收入33355千元,其中预算内事业性教育拨款28970千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3.88%;事业性收入4385千元。全市教育事业费支出33355千元。
三、学校固定资产
1991年,德都县预算内教育经费固定资产总值23803千元。其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740千元,普通中学89778千元,农职中学1475千元,小学12205千元,幼儿园140千元。其它265千元。校舍总面积119848平方米,其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为2400平方米,普通中学33126平方米,农职中学5964平方米,小学72739平方米,幼儿园600平方米,其它1499平方米。
1995年,全县预算内教育经费固定资产总值为36367千元。本年购置学生桌凳总额20千元,440套;购置教学仪器总额47千元,173台件;购置图书资料总额11千元,2300册。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11967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34523平方米,职业中学5070平方米,小学68830平方米,幼儿园3544平方米。
2000年,五大连池市教育经费固定资产总值年末金额为47992千元,其中房屋和建筑物38940千元,专用设备4133千元,一般设备4556千元,图书301千元,其它60千元。年末学校占地面积普通中学529688平方米,职业中学82400平方米,小学1150998平方米。年末校舍建筑面积133759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45979平方米,职业中学8760平方米,小学78002平方米。
五大连池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固定资产统计表
表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