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电视

第二节 电视


  一、电视转播台
  (一)八○八电视转播台
  1979年1月,在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西北部的笔架山上创建了八○八电视转播台。1986年6月,八○八电视转播台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1987年5月,德都县群众集资购置了1千瓦发射机1部,向全县城乡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92年,购置了一套微波设备,开通了县城至笔架山30公里的微波传输线路。
  1994年,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厅根据改革的需要,将八○八电视转播台下放到地方管理,隶属于德都县广播电视局管理。有干部职工29人。台内设股级单位3个。1995年6月,开通了笔架山至北安市76公里的微波传输线路。同年9月,开通了笔架山至嫩江县150公里的微波传输线路。2000年,八○八电视转播台设备得到更新维修,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二)德都电视转播台
  1991年4月,德都县人民政府以德政发(1991)19号文件、德政发(1991)27号文件的形式,分别向黑河行署广播电视局、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厅事业处请示《关于建立德都电视转播台的请示》。5月9日,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厅以黑广事发(1991)年32号文件批复,同意德都县自筹资金建立小功率电视转播台,发射功率为50瓦,使用DS~9频道,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根据设计规格,德都电视转播台的有效覆盖半径为15公里,在覆盖范围内,青山镇、城关乡、双泉乡、建设乡、新发乡、兴隆乡、四平乡、和平镇的职工和农民,城乡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永丰劳改支队、花园劳教所、黑龙江省省军区农场都踊跃集资。个人、单位、集体筹资20多万元,县财政拨款5万元。总筹资25.6万元。在青山苗圃征地2668平方米,建起了100平方米的转播机房、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站。竖起了76米高的发射塔。服务半径15公里,覆盖人口13万人。
  同年10月1日,德都电视转播台正式开机,全年可转播3000小时以上。德都电视转播台除正常转播上级台的节目外,还开办了地方新闻节目。
  1992年,德都电视转播台步人县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行列,1994年被评为地区级精神文明单位,1996年被评为黑河地区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兵。2000年,五大连池市电视台开办节目增多,有力地配合了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
  二、有线电视站(台)
  德都县有线电视起步于1993年,是黑河地区起步较早的县份。
  在少技术、缺资金的情况下,经多方努力工作,得到了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厅、黑河广播电视局以及德都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省广播电视设备经销公司,先赊给有线电视所需的各种设备、器材。县财政投入3万元做为起动资金。为节约资金,整个有线电视工程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工作颇有成效。青山镇内居民当年就有400余户居民看到有线电视节目。到2000年末,市政府所在地青山镇内有线电视用户已经发展到6000余户。有线电视节目的套数由开始的10套,发展到2000年的19套。有线电视站现有地面接收站2座。分别接收亚太A、亚洲2号卫星信号,收转中央、省内外电视节目19套。
  三、卫星地面接收站
  1991年9月,建德都电视转播台1座,服务方向为电视转播。
  1993年5月,建德都县有线电视站1座,服务方向为有线电视。
  1994年4月,德都县教师进修校、德都农业广播学校各建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服务方向为闭路系统,用于教学、科研。
  1994年3月和9月,花园劳教所、二龙山粮库各建成接收站1座,服务方向为共用天线。1995年4月,和平粮库建成地面接收站1座,服务方向为共用天线。1995年5月,华山监狱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服务方向为共用天线。1995年6月,凤凰山监狱、永丰监狱各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服务方向为共用天线。1995年9月,兴安林场、朝阳乡红卫村各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服务方向为共用天线。1995年10月,龙镇政府有线电视站、五大连池农场有线电视站各建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服务方向为有线电视。1995年10月,五大连池农场五队、七队、九队各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服务方向为共用天线。1996年5月,团结粮库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服务方向为共用天线。1997年7月,五大连池市建成《MMDS》多路微波站1座,服务方向为有线电视。1998年7月,龙镇发展村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服务方向为有线电视。2000年,五大连池市共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2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