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广播电视事业管理
第三节 广播电视事业管理
1986年5月,在德都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的广播电视办公大楼破土动工。总造价39.99万元,其中省广播电视厅补助21万元,县政府投资17万元。1987年后,德都县广播电视局的宣传途径,主要是依靠县广播站、各乡(镇)广播站,以自办广播新闻节目为主。在新闻宣传中,紧紧围绕“两个文明”建设,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工具的作用。1988年,增加了电视新闻节目,但不定期。1989年11月以后,电视新闻节目每周播放一次。1991年,投资25.6万元的德都电视转播台建成使用。县政府投入9万元,购置1台3管摄像机。同年,广播新闻节目增至10分钟,电视新闻节目确定为10分钟。1995年,为加快信息接收,县财政投资15万元,在广播局办公楼内建成微波站,主要是接收八○八电视转播台的信号,播发本县当日新闻节目。
1997年10月,电视新闻节目增加到每周3次,重播3次。广播节目除转播中央台、省台、地区台节目外,开辟了20分钟自办节目,其中专题节目10分钟、音乐节目5分钟、市新闻节目5分钟。同年,五大连池市多路微波开通,有78个村、9718户农民能收看到10套有线电视节目。1998年,广播新闻节目停办,主要通过电视新闻播出。到2000年,广播新闻发稿3000多组,各类专题节目发稿2000多组;电视新闻发稿800多组,各类专题200多组。2000年,五大连池广播电视局有从事新闻宣传的工作人员15人,其中记者3人,助理记者3人。有编辑机3台、摄像机4台、字幕机1台。全市农村有线电视发展到7387户,能收看节目12套。五大连池微波站(地址在八○八电视转播台)主要转播中央电视台,省电台、电视台,黑河电台、电视台节目,负责电视会议的收转任务。同时,负责为黑河、嫩江、北安中转中央电视台、省电台、电视台,黑河电台、电视台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