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精神 真抓实干为实现跨世纪目标而努力奋斗
振奋精神 真抓实干为实现跨世纪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共五大连池市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报告
张清杰
(1999年1月15日)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黑河市二届二次全委会等会议精神,总结1998年工作,部署1999年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强化加快发展意识
认真总结和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是我们继往开来的前提和基础。1998年,是我们在困难中前进的一年,经济形势总体上是稳中求进,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了年初计划。国民生产总值预计实现4.5亿,比上年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2.34亿元,比上年增长5.0%。
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所发展。由于连续遭受低温寡照、冰雹、洪涝、病虫等严重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33.6万亩。面对灾情,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补救措施,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取得了比预想要好的收成。粮豆薯总产量达到2.04亿公斤,比上年降低了3.5%;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1亿元,比上年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18.5元,比上年下降2.1%。畜牧业生产总值实现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5.2%。乡镇企业实现现价产值20800万元,销售收入18700万元,利润930万元,税金185万元,增加值4080万元,完成了黑河市下达的任务指标。
工业企业改革取得成效。通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产317万元,完成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4个,新产品开发项目5个,全年市属工业生产总值完成1428万元,其它各项效益指标完成了年初计划。
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较快。本着放手、大胆、加快发展的原则,积极创造宽松的环境,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2180户,私营企业发展到42户,个体经营经济营业总额达到39905万元,均比上年增长20%以上。
对外开放加快步伐。重新出台了《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若干意见》,修订了《五大连池招商引资项目册》,利用各种有利契机,通过各种渠道,共引进到位资金2379.2万元,引进项目28个,引进技术14项,引进人才67人,引进设备30台(套)。
财政运转调控较好。按照“确保吃饭、维持运转、兼顾发展”的原则,加大税源普查力度,完善财税征管办法,保证了各种税款足额上缴,有效控制了各项弹性支出。同时,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做到“收支两条线”,保证了资金的有效调度和使用。全年财政收入实现54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教师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按计划完成了发放任务,并补发拖欠教师工资100万元。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山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到位资金23363万元。大坝填筑达312米高程,达到库区蓄水条件;发电厂房实现了冷封顶,完成了底环、座环等以下机电预埋工程;溢洪道、引水洞工程完成浇筑任务。北五公路改建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累计到位资金10347万元,其中省拨7692万元,地方匹配2655万元。在夏季降雨频繁、工期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全线桥涵和基础工程全部完工,路面铺装4.7公里,完成了预定的工程量;动迁工作实现了“三通一平”。矿泉水的产销形势较去年有明显好转。17家矿泉水厂陆续启动生产,11家常年坚持生产,共生产矿泉水6818吨,实现工业产值1227万元,销售矿泉水5550吨,实现销售收入2200万元。上缴税金60.7万元,广告宣传和销售力度都有所加强。“引双入青”工程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省级审批,在省计委立项,正在做开工前准备工作。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商品粮基地县建设项目和矿泉稻加工项目已分别通过省计委、省农业开发办批准立项。龙镇等粮库粮食仓储项目已开工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开展了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全市共建成各级各类文明单位478个,文明村镇77个。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加强。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计划生育率分别为9.77‰、5.64‰和96.11%。城市建设取得可喜成绩。新建和上年结转综合楼16栋80220平方米,总投资7106万元;完成排水主干线1335延长米,改造北五公路和市区供水管线2050延长米。农村新建住房1412栋146900平方米,整修道路830公里。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比去年下降22个百分点,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已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市)荣誉称号,成立职业教育中心校和计划免疫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批准,卫生城市国检达到了预期目的。科教兴市战略稳步推进,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在思想建设方面,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共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52期5072人次。在组织建设方面,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要求,对6个后进村党支部进行了集中整顿,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在作风建设方面,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完善制度和强化执法监察,党员干部素质有很大提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在廉政建设方面,狠抓了纠正五种不良现象等项工作,取消村级小食堂131个,节省支出200余万元。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62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20万元。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实践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思想不够解放,改革不够深入是制约我市发展与进步的主要问题。部分干部思想僵化、观念陈旧,不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企业改革滞后,盘活资产、启动生产效果不理想。因此,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思想的大解放来促进经济的大发展。二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是我市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资源、产业和产品结构性效益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企业处在粗放型、初加工、原字号阶段,缺少精深加工和骨干项目支撑。因此,要进一步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合力营造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快优势资源向优势经济的转化。三是部分干部素质不高、工作飘浮是造成我市重点工作落而不实的根本原因。部分干部不思进取、虚报浮夸,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工作长期没有起色。因此,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和执政水平,在全市上下形成同心同德搞建设、尽心尽力抓落实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这些有益的启示,将激励和鞭策我们以更大的信心和热情加快经济发展。面对现有基础和新的机遇与考验,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绝不允许出现分散中心、干扰中心、偏离中心和中心错位现象;从市情出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滞后的突出矛盾,选准突破口,全力攻坚;增强忧患意识,激发赶超意识,树立创业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营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确保稳定的良好态势。
二、真抓实干,全面做好1999年的各项工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