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矿泉稻

二 重要论文摘选

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矿泉稻



  张清杰1999.11
  五大连池有14座老、中、新期火山,在火山爆发过程中,地下深处火山地热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解于地下水中,在相对高压密封无氧条件下,形成了天然含有二氧化碳及多种微量元素的火山冷矿泉水,长年温度稳定在2~4℃,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1996年,五大连池市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矿泉水之乡”。五大连池矿泉水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法国维稀矿泉的两倍;含有多种重碳酸盐,阴离子以钙、镁、钾、钠为主,与人体血液中离子含量相当;含有锌、铁、碘、硒、锂等十余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吸收后可促进发育延缓衰老、防治疾病,是世界唯一的富铁矿泉水。矿泉稻是利用五大连池天然矿泉水灌溉生产的水稻,经过加工制成的免淘大米,含铁、钙、钾、镁、锌、锶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元素和矿物质,经专家鉴定,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1995年在第二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上被评为“矿泉保健大米”,并荣获金奖。
  一、发展矿泉稻生产的有利因素
  五大连池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又是闻名遐迩的“矿泉水之乡”。矿泉水资源储量丰富、再生能力强。据地质部门勘探,有7条矿泉水带,9处矿泉群,300多个天然裸露泉眼,昼夜自涌量5万多吨。矿泉稻开发项目是我市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发展矿泉稻生产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由于麦、豆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而矿泉稻效益高、前景好,亩产在400公斤左右,每亩可增收80余元,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二是发展矿泉稻生产有利于参与国内市场竞争。随着农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市麦豆成本较高,在市场竞争中将受很大冲击,市场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市场有销路的产品,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发展矿泉稻生产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我市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利用资源优势,形成产品优势,大力发展矿泉稻生产,可使矿泉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四是发展矿泉稻生产有利于低产田改造。在矿泉水系涉及的三个乡镇,共有低产田2万余亩,低户田年年投入,年年产出较少,效益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五是发展矿泉稻生产,有利于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利用矿泉水生产的水稻,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元素,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和较高的营养价值,矿泉稻米可以作为特供商品和医疗保健商品推向市场,创出优质特色名牌。通过矿泉稻的开发,调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促进我市农业不断向优质高效型转变。
  二、发展矿泉稻生产面临的机遇和广阔前景
  我市矿泉稻开发项目得到了省、黑河市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矿泉稻开发项目被列在《1999~2000年粮食自给工程》中。项目分两年实施,上级每年投资200万元,地方财政匹配50万元,农民自筹250万元,两年总投资1000万元,专项用于我市矿泉稻开发。目前,项目开发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项规划设计全部完成,已开发完成矿泉稻田1.5万亩,明年将开发到3万亩,年生产矿泉稻1.2万吨,加工成品矿泉稻米7440吨,年可实现产值3276.6万元,销售收入3720万元,农民增收240万元,财政增收297.6万元,2001年将建成5万亩的矿泉稻生产基地。经过几年的矿泉稻开发实践和反复调查论证,我们发展矿泉稻的总体构想是:依托丰富的矿泉水资源优势、政策扶持优势,大力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矿泉稻生产格局,创出地域特色鲜明、具有医疗保健价值的高效农业品牌,拉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
  三、发展矿泉稻生产的几点想法
  (一)扩大面积,注重基础建设
  五大连池矿泉水系涉及团结、双泉和五大连池3个乡镇的12个行政村,可灌溉面积5万余亩。因此,扩大种植面积是开发矿泉稻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矿泉稻生产的积极性。目前,一些农民对发展矿泉稻还存在着风险意识和畏难情绪,认为投入大,缺少技术,发展矿泉稻有困难、有风险。对此,应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高市场意识。加大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抓好矿泉稻大、中棚育秧、栽培技术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农业科技水平,充分利用矿泉水资源积极发展矿泉稻生产。二是抓好典型推动,扩大矿泉稻生产规模。应及时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总结典型、宣传树立典型,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召开现场会,积极推广矿泉稻种植大户的经验,采取田间培训、田间博览、典型示范等方式,对矿泉稻进行实地分析,及时总结经验,解决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千方百计地宣传、教育农民向典型学习,尽快建成一批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矿泉稻专业户、专业村,带动矿泉稻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及早进行水源工程建设。突出水源、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聘请水利专家对水利工程进行论证,广泛应用现代机械、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加高、加固水库,确保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科技含量和灌溉能力。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打好工程建设会战,加速工程进度,改善生产条件。
  (二)引进良种,改善水稻品质
  今年我市种植1.5万亩矿泉稻,试种品种为912(黑梗7号)和雪光,都是黑河市范围内的优良品种,单产每亩在400公斤左右,预计年末可生产矿泉稻6000吨,稻米3600吨。选择适宜本地生产、口感好、产量高的品种,是提高优质高效品种覆盖率的关键。一是加大良种引进的力度。拓宽良种引进渠道,学习水稻种植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广泛建立联系,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切实提高水稻品质。二是加大良种的培育力度。积极发挥农技推广中心、种子公司、种子繁育基地和水稻种植大户的作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良种繁育一条龙服务模式,不断培育出适合本地特点的优良品种。三是加大良种的推广力度。切实搞好矿泉稻产量、质量、效益的对比分析,努力培育良种种植的典型,加速良种的推广普及,实行水稻种子“统供”、“优化”。
  (三)科学种植,应用先进技术
  为切实发挥矿泉稻的名牌作用,形成质优效高,独具特色和竞争力强的规模特色农业,必须实施科学种植,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抓好育苗、栽培、田间各个环节,逐步向育苗工厂化、栽培模式化、管理标准化方向发展。一是抓好育苗技术创新。全面推广大、中棚育苗和两段式育苗技术。大中棚育苗可使育苗时间抢前10~15天,相当南移了两个积温带,再用晚熟高产品种,可以提高水稻总产量。积极学习推广“两段式”育苗先进技术,“两段式”育苗方法又可以把育苗时间前移,既增加产量,又节省种子,在育苗上,可以推广超稀薄技术。二是要抓好栽培模式创新。实行标准化栽培,推广钵育摆栽、早育稀植、侧深施肥等先进栽培技术。在插秧时,按科学标准拉线、划线,在重点区域、重点地块上狠下功夫,逐步达到水稻种植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同时,不断辐射其他乡镇、村屯,带动区域内矿泉稻开发。三是抓好灌溉方法创新。实行旱耙、早整地、湿地灌溉等节水技术。早耙、早整地每亩可节约泡田用水100方,湿地灌溉每亩地可节约用水120方。同时,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强对稻农的技术指导,使之逐步掌握先进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水稻种植的科技水平,落实专人抓好矿泉稻育苗、栽培、灌溉、培训等项工作,搞好项目科技攻关。
  (四)搞好加工,提高大米质量
  搞好加工是提高大米质量的关键,必须在后期稻米加工和产品包装上下大气力,做大文章。搞好精深加工,兴建精制稻米加工生产企业,通过精深加工,创出名牌,占领市场,增加收入。加工出符合人们需求的大米,如光洁、干净、免淘洗等。既要品质好,又要感观好;既保全养分,又购用方便。在加工、包装每个环节上突出“矿泉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的优势,充分体现矿泉食品的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带动特色农业的发展。在抓好矿泉稻加工、包装、提高大米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水稻综合开发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大稻草、稻糠等的综合开发力度,不断提高矿泉稻的综合效益水平。
  (五)强化销售,不断扩大市场
  矿泉稻开发要创高效益,必须打出品牌,抓好销售,以真正的名牌形象在市场叫响。通过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宣传、统一销售,不断扩大销售市场,推动矿泉稻的开发。通过宣传矿泉稻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及其医疗作用、保健作用和营养价值,抓住市场消费形势,趋向上档次、重保健、重天然、重“绿色食品”的有利时机,不断扩大矿泉稻的知名度。既注重“牌子响,有市场”的争创品牌行动,又注重“牌子亮,市场旺”的意识,创立货真价实、独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组建营销队伍,成立矿泉稻米营销公司,在搞好本地、本省销售的同时,在消费水平高的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点,以点带面形成销售网络,并积极向国外市场拓展。努力使五大连池矿泉稻成为全国独一无二、世界独具特色的医疗保健产品和高效农业的优质品牌,为振兴市域经济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