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编后记
有着奇异山水和丰饶土地的五大连池市,钟灵毓秀、风物独绝,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唯一的矿泉水之乡。但是较为遗憾的是缺少内容丰富的史书方志和数目可观的人文资料,与其珠连璧合、相得益彰。以记述和反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风貌,向更多的世人宣传展示我们秀美的山川和神奇风光,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与自然风光胜地的必备条件和重要标志。
1996年 6月,德都县和原五大连池市合并后,成立了新的五大连池市。根据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和黑河市地方志办公室的要求,在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的主持下,五大连池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德都县志办)承担了《五大连池志》(山水志)的编纂任务。经过修志人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不懈努力,踏查了所有火山、连池、矿泉和大小景点,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经费短缺,一切工作活动均靠赊欠的情况下完成了60万字的《五大连池志》(山水志)送审稿。经黑河市志办、黑龙江省志办审定合格,准予出版,以填补五大连池乃至黑龙江省山水志之空白。后因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变更等主客观原因,这部书尚未付印。
与此同时,1998年,黑河市人民政府、黑河市地方志办公室在全省率先安排布置了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明确了志书的质量与完成任务的时间,与各市(县)签订了修志工作责任状。1999年 3月,五大连池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五大连池市志》编纂工作。根据编纂具有时代特色和丰富内容的社会主义新方志,应当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资料的“三新”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编委组织、志办专职、部门配合、群众参与、专家修志、社会支持”的工作体制,五大连池市志办在人员少、任务重、经费困难、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开始了第二届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光荣而又艰苦的征程。
这次编修《五大连池市志》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999年3月~2001年6月,为第一阶段,即制定篇目、搜集资料,督促、指导、审查专业志稿阶段。首先,主编把地方志理论与五大连池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借鉴省内外一些修志试点市县已经出来的篇目,编制设计出比较科学合理的《五大连池市志》篇目,经有关人员讨论修改后,分发到市内基层修志单位,为《五大连池市志》搜集资料提供依据。然后市志办全体人员一边到统计局、档案馆集中搜集1986~2000年五大连池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方面面的修志资料。一边到基层指导专业志编写和搜集第一手资料。由于条件受限,开办修志培训班的次数较少,大多由市志办人员到一线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说法,传授修志理论和修改不成形的专业志。这段工作虽有阶段性,但没有明确的下限,因为资料是编修地方志的基石,资料的质量决定着志书的质量。志书是用翔实的资料来彰明因果,反映规律的,它贯穿《五大连池市志》编纂的各个阶段乃至全过程。因此,市志办 4人经常跑基层,一个单位少则十几次,多则二十几次。实在不行的“老大难”单位,志办人员只好越俎代庖,五条件无代价地替他们将专业志稿撰好,从而较好地完成了《五大连池市志》的资料工作。
2001年7月~2003年3月为第二阶段,即集中力量撰写市志分志稿阶段。市志办从主编到编辑每人承担了几部分分志稿的撰写任务。虽然大家参加修志工作的时间长短不一,对地方志理论的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岗敬业、勤奋努力,老同志多加指点,新同志虚心好学。在上级的指导下,情系方志,不辱使命,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均按时完成了分志稿撰写任务,使五大连池市志办成为黑龙江省第二届修志第一个完成送审稿的单位。
2003年4月~2004年6月为第三阶段,即《五大连池市志》初稿的总纂、修改、补充、完善、评议、审定、出版阶段。2003年4~5月,市志办将手稿送到南京彩印四厂打出大样,然后进行了 2遍修改,装订成册呈黑河市志办征求意见。此段正是全国“非典”流行时期,南方情况更急,市志办人员一心扑在工作上,全然不顾险情,顶住压力,按时完成了任务。同年 8月,黑龙江省续志培训班,《五大连池市志》评议会在五大连池市举办和召开。全省 183位方志工作者云集药泉山下,对《五大连池市志》部分志稿进行了评议。省志办领导和部分市县的专家学者对志稿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提高志书质量颇有裨益。黑龙江省志办主任孙景钰、副主任姜绍华莅会并作重要讲话,对《五大连池市志》稿予以充分肯定,对五大连池市的修志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五大连池修志人员的士气,推动了全省修志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这次会议,是黑龙江省第二轮修志工作的进军号、及时雨,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盛会,必将永载龙江史册。此后,黑河市志办公室主任李玉杰及田桂珍、潘树仁、付敬华对《五大连池市志》稿进行了认真修改;黑龙江省志办市县指导处处长娄福恩及刘树波、徐平对《五大连池市志》进行了内容、体例等方面的完善。省、市方志办领导和专家学者的修改意见,使《五大连池市志》稿的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2003年11月12月和2004年4~6月,五大连池市志办主任、主编宋兹荣根据省、市志办意见结合五大连池市的实际情况,对《五大连池市志》稿进行了总纂,做了全面、系统地补充、修改、完善,对一些分志稿进行了较大调整,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并带领办内其他同志在南京彩印四厂进行了改版(小16开改为与国际接轨的大16开版本),对大样进行了 6遍详细认真地校对。退养干部吴国毓对《五大连池市志》的图片进行了精心设计,退养干部陈新民参与了撰稿和校对。经过多方努力,《五大连池市志》进入印刷、出版阶段,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
《五大连池市志》全书26编,104章,385节,加上概述、大事记、附录、共洋洋 170万言,是《德都县志》续志,也是五大连池市第一部志书,同时还是黑龙江省第二届修志第一部市县志。该书观点正确、体例完备、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详略得当、特点突出。既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五大连池绚丽多彩的山水风光,又全面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五大连池市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是20世纪80~90年代,五大连池市人民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真实写照,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志书达到了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和可读性的统一,是继《德都县志》之后,五大连池地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五大连池市志》是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的传世之作;是研究地情、市情的良好工具书;是对广大青少年和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乡土教材,具有较强的“存史、资政、教化”作用,各界人士均展卷有益,各得其所。编纂《五大连池市志》是一项十分浩繁而又艰巨的文化建设工程,是社会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方能完成的历史重任。此书既凝结了市志办编纂人员的汗水和心血,也饱含着市内外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帮助。
在修志过程中,五大连池市委、市政府对修志工作给予支持与重视,姜福市长、范志国副市长经常过问修志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分管市志工作的副市长曹文兴付出很大心血,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在《五大连池市志》付梓印刷的关键时刻,他协调解决了定金、书号费等大困难。并在南方考察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厂家看望修志人员,给予关心爱护,处理了一些急难问题。还在各种场合帮助市志办售书,用以偿还印刷债务,可谓鼎力相助。原主管副市长孙世英也曾对修志工作帮助很多。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和黑河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及专家学者都对五大连池市的修志事业给予很大支持与关怀。省志办主任孙景钰、副主任姜绍华、副主任龚强都对五大连池市修志工作给予支持帮助。省市县指导处处长娄福恩更是为《五大连池市志》的编纂百般操心,他主持了《五大连池市志》初稿评议工作,并先后 5次到五大连池检查指导工作,和普通修志人员心心相印,关怀备至。黑河市志办主任李玉杰,对《五大连池市志》进行了认真修改,连续起早贪黑工作一个多月,累犯了病。五大连池市广大干部群众为《五大连池市志》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张颖、肖玉华、马文良、冷治民、王雪峰、王德新、马广福等人献出了珍贵的图片资料;孙洪久、孙成果、步连臣、孙德兴、韩素雅等人献出了散在民间的文字资料;王洪臣、王亚菊、苗建清、张玉森等档案和统计局的同志提供了大量档案、年鉴资料;矫愚、张忠良、尹力为市志办进景区踏查提供了方便;人事局林柏忠翻译了山水志英文目录;刘彦斌、王文奇、张清权、王洪顺、李玉俭等人为《五大连池市志》出版费用的筹措提供帮助;李国华、尚峰帮助市志办搜集劳改劳教系统图片资料;以朱沛清、侯玉琪、赵琼、师亚军、张佳丽、李向民、何方旭、杨志伟、洪丽杰为代表的广大基层专业志撰稿人为市志提供了基础资料。南京四彩印刷有限公司领导和员工为《五大连池市志》印刷提供了优质服务,进行了良好合作。同时,以下人士在《五大连池市志》编纂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奉献了爱心,他(她)们是:李思成、张洪海、黄云岭、赵晓东、高振杰、王建华、辛国辉、刘波、夏东红、赫英、张玉玲、张宝权、陈贯忠、颞达、王云峰、赵洪达、王彦波、刘洪杰、张连义、管玉文、王福堂、史海春、宋文杰、宋玉梅、任福生、林春军、王慧武、陈伟、李季、厉奎、单祥国、曹清利、吴晓光、初长春、王锡凡、唱贵忠、宋兹华、董成义、付海军、张晓东、陈国生、李艳军、纪勋涛、宋昌江、姜兆杰、王勇军、杨晓冬、肖景满、李维忠、张玉宏、杨林、宋柏合、吕艳秋、耿辉、王树山、于贵生、常友、吴景生、牛丽华、乔山、孙健、王学军、霍志刚、南国祥、赵寿德、王渺浩、张春杰、肖柏成、刘丽红、王洪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很多东西都是短暂的,唯有事业是永恒的。五大连池市志办全体编纂人员向以上各有关单位和个人,以及所有为《五大连池市志》编修工作添砖加瓦、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和深深地敬意!并谨以此书向曾经为五大连池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过贡献和今天仍然为五大连池市各项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工作的人们一一献礼。每天早晨的太阳都是新的,祝愿我们可爱的家乡、美丽的五大连池市日新月异,繁荣昌盛!
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尽了应尽的责任,然而由于水平有限,及各方面主客观原因,志书还存在很多不足,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赐教斧正,以便为20年后的续修打下基础。
五大连池市地方志办公室
2004年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