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会战初期的森警部队

会战初期的森警部队



  杜国军
  武警大兴安岭森林支队,是一支防火战线上的尖兵,被誉为红孩扑火队。干警们用青春和热血,为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和二次创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支部队组建于1964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在加格达奇成立了会战指挥部和大兴安岭特区。8月,开始组建松岭林业公司。10月,原牙克石森林警察大队驻加格达奇林业局的第十四中队,划归大兴安岭会战区领导。118名干警成建制移交给松岭林业公司,改称松岭森警中队,1965年秋,根据森林防火需要,开始筹建大兴安岭特区森林警察大队。11月接收黑河森警大队富饶中队49人,改称塔河中队,1966年3月25日,正式成立大兴安岭特区森林警察大队。后经过4次增编,4次调整,由一支地方警察部队发展成为今天的武装警察部队大兴安岭森林支队,成为大兴安岭森林防火战线上的中坚力量。

  进驻无人区
  1965年2月中旬,特区政府考虑到当时岭南的南翁河、库伦斯两个待开发无人施业区的森林防火任务紧迫,急需派驻一支防火队伍,以确保无人区防火安全。当时的无人区占特区所辖岭南林地一半面积,由于历史原因情况复杂,非法入山人员经常因野外弄火引发森林火灾。再加上岭南又是雷击火多发区,春秋两季季风交替,气候多变,降水偏少,植被干桔,天于物燥,极易发生森林火灾。基于以上因素,特区会战指挥部决定,由松岭中队20人,鄂旗鄂伦春族护林员20人,组成联合防火分队,特区会战指挥部点名由我带队(时任松岭中队副中队长),进驻无人区,任务是:防奸防特,护林防火,高山瞭望,搜山巡护,做扑火队向导。要向钉子一样,钉在无人区腹地,确保无人区森林防火安全。接到特区会战指挥部命令后,我们召开了全队动员大会,内容是:一切物资确保进驻无人区需要,所有年青力壮的干警为进驻无人区做好一切准备。会后,干警纷纷报告,很快就定下了进驻无人区的20名干警,我们只用了10天时间就准备就绪。3月1日就到了多布库尔(小扬气),经过几天休整和学习,随后到达古源,从古源沿大八达义叉线往无人区进发。说是叉线,实际就是一条路影。一路上,我们在泥泞的路上,踩着融化的积雪,牵着驮着物资的马匹,艰难的行进。渴了,就喝一口沿山融化流淌下来的雪水。饿了,就吃一口随身携带冻得发硬的干粮,山高林密,我们一身水一身泥艰难的行进到小古河,在幕色中,望着眼前深不可测的河水,我决定就地扎营休息,春寒乍暖的夜风,把我们冻的个个浑身发抖,篝火旁,我们又开了一次动员会,无论是干警还是鄂族兄弟,都是信心十足,决心打好进驻无人区这一仗,完成特区交给的特殊任务。
  第二天,天朦朦亮我们就起来烧火做饭,饭后,我们又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愚公移山》,增强了大家进驻无人区信心。小古河是我们面前最大的障碍,春天的沿流水使河水暴涨,怎么办?战士何浜荣想出了用站杆和草垫扎筏子过河的办法,我们就齐心协力伐站杆挖草垫扎起了筏子,经过艰苦努力,我们开始过河,马匹由人牵着,物资装上筏子,头两趟还算顺利,第三趟,也是最后一趟,我看所有马匹、人员、物资已经过的差不多了,就上了筏子,由于头二趟筏子已经基本湿透了,快到对岸筏子沉了,把我和物资掉进冰冷的河水中,大家把我拉上岸,我也湿透了,经过简单的整理,我们又出发了。经过二天的跋涉,3月15日,我们到了特区会战指挥部指定地点,那都里河。星光下,我们看着流淌的河水,知道已经进入无人区腹地,当晚,干警和鄂族兄弟听着河水的哗哗流淌声进入了梦香。天一亮,我们就起来勘查地形,经过勘查,大家集思广益,认为大子扬山地形对高山瞭望极为有利,它海拔523米,往北可瞭望到南翁河、砍都河,往西可瞭望到大、中、小哲里库热河,往南可瞭望到大、小古里河、达金河,往北可瞭望到古里库河和嫩江沿岸,视野开阔。于是我们决定在那都里河建立外站,作为永久性护林防火基地。下午,经过开会动员,决定由干警建站。鄂族护林员高山瞭望和巡护。我们开始伐木建木刻楞房屋,大家齐动手,伐的伐、拉的拉,做的做,建的建,用了4天时间把木刻楞房屋建了起来。由于没有东西做房盖,就把每人一个的行军小白布帐篷支到了屋里,上面露天,外面大风、屋里小风、下雨就更不用说了。那年气候异常,6月4日一场大雪,把我们埋在屋里,雪两天才化完,那时洗脸刷牙就在床下盛水。做饭是每人1个行军饭盒,把米放进去再放点盐就是一顿饭。吃菜是当时第一大难题,驻站4个多月,飞机给我们空投一次青菜,实际上就是大半块猪肉和一些元葱。猪肉从飞机投下后扎进泥里,我们用铁锹才把它挖了出来,已成了泥球。元葱投下后摔的粉碎,我们全体出动,沿空投路线寻找,只找回了一些碎未。这也是我们进驻无人区春天吃到的唯一一次蔬菜和肉。春天,野菜长出来了,我们就吃野菜,夏天,河里有鱼,我们就打鱼,想法改善伙食,困难,没有吓倒我们。高山隙望更是困难重重,没有瞭望塔,干警们就把大树的树枝砍掉,坐在树杈上瞭望,风吹雨淋,寒热饥苦,没有一个人有怨言。鄂族兄弟巡护更是走哪住哪,蚊蠓小咬,苦就不用说了。当时我们做了一首打油诗,“外站没房盖,瞭望树杈踩,巡护地当床,盐水就是菜。”可想而知当时艰苦环境。我们没有一人退缩,艰苦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困难激发了我们守卫绿色森林的决心。我们坚持战斗214天,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无人区无一起火灾火警,实现了特区会战指挥部对我们的期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特区政府和会战指挥部的表彰。

  跟我走没错
  1966年5月17日,欧肯河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前后出动了一万多军民,历时一个多月才将这场特大森林火灾扑灭,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小插曲。这件事发生在扑火的后期阶段,由于火场面积越来越大,上去扑火的队伍和人越来越多,指挥部几度前移,火越扑越远,这天飞机侦察发现扑过的火场又出现了3处复燃火,指挥部从直属单位抽调12人,分成3组,每组4人,我负责1组,分别投放到了3个起火点。由于火势不大,很快就扑灭处理完毕,下午,飞机又去接我们,只接了两组,天就下起了大雨,雨一直下个不停,飞机无法起飞,没有接我们这组。出发时除了带点吃的,什么都没带,根本没有在外住宿的准备,雨越下越大,天渐渐黑了,气温越来越低,我们个个全身上下全被大雨淋的湿透了,深山密林根本无处容身,看着一个个冻的发抖的战友,我这个副中队长心里别提多难过了,如果这样在外住一宿,非得冻坏不可,怎么办?于是我决定领他们连夜返回指挥部。来时在飞机上看离指挥部约40多里路,可天黑无路,大雨滂沱,山高林密,在回去的方向上又产生了分歧,有人说往这边走,他说往那边走,七嘴八舌,谁也不服谁。我说:“我多年在山里生活,经验比你们多,指挥部在什么方向我心里有数,我以一个森警战士的名义向你们保证,跟我走,没错”。说完,我就坚定地领着他们向前走去,那天已经黑了,树枝不时地抽打在我们身上,脸上抽出条条血印,经过7个小时翻山越岭的跋涉,我们这支沿着火烧基地的黑灰行进,再加上雨浇,已成黑泥人,只露两排白牙的队伍,终于返回了指挥部,从前指领导惊讶的脸上,看到了我们的胜利。

  救助扑火队伍
  1966年5月欧肯河大火,由于上山的扑火队伍多,又多是从未进山扑过火的队伍,再加上当时通讯条件极差,时常会发生扑火队伍失去联系和迷路挨饿的现象,记得那是5月下旬,我随前指在大子杨山做向导,一天下午,我去大石头山联系扑火队伍,听到有人相互呼喊,说是分不清方向了,听声音人很多,我就骑马过去,看解放军某部约一个营的官兵在行进,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饥饿的战士有的在采树叶吃,情况很危机,我问:“你们谁是领导”,一会,他们找来了营长,他说:“我是营长,你是谁?”我自我介绍说:“我是森警中队副中队长杜国军,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和我说,我可以帮助你们解决。”营长告诉我,他们和前指失去了联系,现在地形不熟,官兵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情况很严重,现在他们只想和前指取得联系,得到指挥部下步任务的指示和给养补充,我告诉他,我是前指向导,可以领他们去前指,他们很高兴,我又拿出随身携带的所有食物给了他们,并把他们领到了前指,领受了任务和给养补充。还有一次是在大石头山东坡,大扬气勘查队的扑火队迷路了,他们碰到了我,说:“我们完成扑火任务后,返回途中在山里转迷糊了,出不去了。”他们还说:“几天没吃东西了,只采点木耳猴头吃了”问我怎么才能和前指联系上,我告诉他们,我就是前指的,于是我把他们领到了前指。

  孤胆英雄
  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1966年,我们松岭中队三分队一个班驻在大杨树,当年春防,派出了三个外站,其中胡得气外站只配备了3个人,其任务是:“瞭望巡护,监控辖区火源”,6月下旬,由于粮食已快吃完,就派1人回家取粮,眼看断炊,未见归来,负责人谭景般只好派另1人回去催促,不巧,那名战士刚走,就下起了大雨,一连下了4天没开晴,甘河水猛涨的出了槽,一切对外交通全部隔断了。谭景般心里明白,河水不撤,家里的粮食无法送来,仅剩的一小碗小米,一把盐,要长远打算。他开始采木耳、野菜,放一点米和盐做成菜粥,饿时就喝上一小碗,他感到最难熬的是寂寞,抬头是深山大树,低头就是自己的小天地,出来进去,形单影只,连个说话的都没有。有时太寂寞了,便去和马说话,自言自语。晚上,周围漆黑一片,更加孤独的难以忍受,心头就象有一块大石头一样压抑。憋的实在受不了了,就狂喊几声,发泄发泄胸中郁闷。雨停了,他每天坚持瞭望巡护,顺便采集木耳、野菜赖以生存,就这样,他靠一碗米、一把盐,一个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了最艰苦、最难熬的8天,胜利完成了肩负的使命,被誉为“孤胆英雄”。回想在森林防火战线上工作的30多春秋,自己为党和人民做了自己应做的工作,虽然为森林防火工作失去了左手,但自己身残志不残,时刻以一个中共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实现自己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自己虽已76岁,但自己有决心为兴安二次创业再发余热,为大森林献终身,为兴安繁荣献子孙,为祖国昌盛兴安永绿做出更大贡献。



0002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