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地貌类型

第二章 地貌

第一节 地貌类型


  克东县位于小兴安岭山地至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丘陵起伏,地貌比较复杂。
  根据地貌景观,按其成因,全县分5个地貌类型区:一、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县北部的爱华林场,东部的发展、东兴林场等地,该类地形占总面积的15%。地貌特征是;谷深坡陡,坡度在5~15度,海拔290~380米。这种地形切割较剧,母质较粗,通透性好,表土有机质含量高,多为暗棕壤土类。
  二、漫岗状山前倾斜平原
  分布于全县波状起伏的漫岗地上,这类地形占全县总面积的60%。地貌特征是:岗大坡缓,在270~300米,相对高差为20~40米,坡度多为1~5度,在长期腐殖化过程中发育成黑土。
  三、河漫滩
  主要分布在乌裕尔河、润津河沿岸河套地。这类地形占全县总面积的10.4%。地貌特征:沿河床两侧呈带状有较大的开阔地,台面向河床微倾,地表平坦,局部低洼,与阶地边缘界线较清晰,海拔在220~240米。该地形在冲积及沉积作用下,上部有较稳定的亚粘土层。
  四、沟谷滩地
  分布县内各大沟系上,这种地形占总面积的14%。地貌特征:呈树枝状分布在全县境内,谷道蜿蜒曲折,水源为季节性流水。每逢雨季,沟底多被淹没。由于冲刷沉积,割面有明显的沉积层次,多为层状草甸土。
  五、熔岩山丘
  二克山是由喷出的玄武岩形成的休火山。面积为1.2平方公里,相对高度142.7米。
  底层为玄武岩,突起的山体由青、黑、红色“蜂窝石"组成。此石由于“蜂窝”多,体轻,可在水上漂福在成土作用下,形成了幼年的火山石质土,土层薄,保水性能极差,群众称为“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