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下序
第六章 体育
章下序
克东体育工作,在中华民国时期没有专设机构,学校也无体育课程,小学生仅在课间拍球、跳格、跳绳、跑圈、踢口袋、踢毽子、打跑球、丢手帕等游戏,而且都是自发性的。伪满洲国时,由行政科保健股兼管体育工作,但无专职人员。公立小学设体育课,除一般游戏延续上述项目外,必作“建国体操”。伪康德2年(1935年)决定每年5月2日为“建国体操日”,后来又增加了“兴亚体操”、“产业体操”。每年春夏之交举办的球类比赛和田径运动大会,仅限公立学校的学生、衙署文职人员、警察官兵参加,社会性的体育活动则无人过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专业机构组织发动、具体指导下,全县人民的体育活动有了广泛的开展,并在逐步地普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