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设治前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历史沿革

第一节 设治前的历史沿革


  周、秦属肃慎。当时乌苏里江以东海滨均属我国内地。
  两汉、三国、魏晋属挹娄。
  南北朝属勿吉。
  隋朝属室韦靺鞨号室部。
  唐渤海国(公元713~926年)归安远府。
  辽朝(公元916~1115年)归东京道五国部。
  金朝(公元1115—1234年)归移马猛安,属速频(恤品)路。
  元朝(公元1279—1368年)归辽阳行中书省水达达路阿速骨几千户所。
  明朝(公元1368—1644年)为木伦部。
  明永乐五年(1407年)三月,明政府于乌苏里江流域设亦速里河卫,虎林地区属亦速里河卫(乌苏里江前名)管辖。永乐八年(1410年)于今乌苏里江以东伊曼河流域设亦麻河卫,属奴儿干都使司亦麻河卫管辖。明万历三十七年(1611年)女真族领袖努尔哈赤的儿子阿巴泰来招服,属打牲部索伦部管辖。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元天命,史称后金,称此地为尼满河。
  天聪八年(1634年)至崇德五年(1640年),皇太极统一女真各部,此地为尼满部,将赫哲居民编为“伊彻满洲”(新满洲之意)。
  清代(1644~1911年)顺治元年(1644年)清王朝建立后,仍称尼满河。
  顺治十年(1654年)属宁古塔昂帮章京。雍正九年(1731年)属三姓副都统。
  咸丰九年(1859年)在呢吗口建卡伦,世传为“卡伦屯”。
  咸丰十年(1860年)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呢吗地方由内地变为边境。内河乌苏里江成了界江。
  光绪八年(1882年)属富克锦(今之富锦)协领。
  光绪二十年(1894年),蜂蜜山荒务局派员分设呢吗口山海税务局,兼理民词与放荒。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属蜂蜜山招垦局。
  光绪二十八年,在呢吗河口设招垦分局。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废将军,置行省,属吉林行省密山府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