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八五○农场
第一节 八五○农场
八五○农场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场区在虎林县城以西,场部(红星村)距县城4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30°15′至132°51′,北纬45°41′至45°54′。东与八五四农场接壤,西与杨岗镇为邻,北与云山农场毗邻,南与八五六农场隔穆棱河相望,宝东乡的新华村、永红乡的朝阳、永昌等村屯与八五○农场插花为邻,牡丹江农管局的科研所、水利建筑大队、水库管理站等单位交错其间。
八五○农场土地总面积505.3平方公里。其中山区78.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5%;丘陵、漫岗坡地81.1平方公里,占16.1%;平原面积345.7平方公里,占68.4%。耕地面积44.82万亩,有拖拉机255混合台,各种农具1860台,联合收割机151台。机动车辆280台。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3033.1万元,经营盈利579万元。全场有30个农业生产队,有农业工人3435名,每个农业工人担负耕地面积127亩。种植以小麦(占40%)、大豆(占35%)、玉米(占8%)为主,经济作物以甜菜为主。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耕作管理原因,粮豆单产始终不稳。近几年,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生产责任制和坚持标准作业,产量有所上升(除1981年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外),粮豆平均总产4647.6万公斤。单产127.8公斤,农业每年平均总产值为1991.8万元,经营盈利440万元。
建场初期,有山林85万亩。当时的林煤厂,以季节性伐木烧炭、套狍子等副业为主。森林采多育少,1973年后,成立了林业管理站,开始以造林为主,现有林地面积14.34万亩。大多数生产队都建立了果园,总面积为128亩,以小苹果为主,间有少量樱桃和李树,场部有中心苗圃。
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从建场30年来,已完成土方1100万立方米,在七虎林河上游修建云山水库一座,蓄水量2600万立方米。主要排灌渠道有穆棱一千、穆棱二干、云西截流沟及其它配套工程,已形成较完好的排灌系统。场内有抽水站两处,机电井212眼,有效溉灌面积达2.24万亩。
畜牧业,从60年代开始,曾以养猪为主,到1978年以后,发展到以养奶牛为主。1982年大牲畜达2500头,全场有7个奶牛点,两个肉牛点,多数生产队有一个畜牧班,以养猪为主。
全场有工业单位12个,拥有13个行业,35个门类。主要产品有:绵糖年生产能力,加工甜菜36000吨,生产量4680吨;挂面年生产能力1000吨,生产量250.9吨;豆油年生产能力1000吨,生产量371.4吨;锯材年生产能力10000立方米,生产量3203.4立方米;奶粉日生产能力15吨,年生产量414.7吨,糖果年生产能力1000吨,生产量393.1吨。
密东铁路、方虎公路贯穿全场,场内修有沙质公路150公里,设有林路管理站,负责全场公路维修任务。有各类汽车63台。通往各生产队班车分东西两片,日各往返四趟。
商业网点、卫生所、学校、遍及各农牧生产队。电话、广播、电视畅通全场,场部所在地已形成了包括学校、医院、商店、俱乐部、邮电局、招待所、客运站和100KW电视差转台等行业的新型农垦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至1985年,全场共有生产队34个,工业企业8个,建筑企业两个,商业企业两个,学校11所,医院1所,其他生产队以上单位15个。总户数4494户,总人口171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