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个体工业
第四节 个体工业
1945年“光复”前,只有3户油酒兼营的工厂和1户“文友”印刷厂。
在手工业方面有烘炉26家,自行车修理兼黑白铁加工5家,钟表修理8家,刻3家,木器家具制作3家,皮革两家,制鞋1家,铧炉1家,从业人员117人。
在1956年初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手工业合作化之前,全县个体工业企业只有“文友”印刷厂1家。手工业方面有铁炉业14户,黑白铁业14户,农具、家具、木工铺42户,自行车修理业2户,钟表修理业2户,棕草软木编织5户,棉花加工1户,日用陶瓷业1户,皮革制作2户,粉豆加工3户,面包、点心、糖果、饼干加工3户,共89户。
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工厂实行公私合营。手工业组成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小组。有8户因只有1人无法组织,便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木工或铁匠,享受农业社社员待遇。个体工业已不存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虎林镇居民刘吉祥于1980年7月,第一个挂牌个体修表。1981年个体户增加到3户。1982年增加到67户。1983年增加到120户。1984年增加到318户。1985年增加到537户。在这些个体户中,行业已多样化。有从事机床加工、水磨石加工、采煤、制水泥预制件、造珍珠岩、烧砖制瓦、油毡纸生产、电焊、喷漆、烘炉和黑白铁业的;有木材加工、粮米加工、饲料加工和榨油的;有家电修理、摩托修理、农具修理、轮胎修理、小五金修理和缝纫的;有做糖果、糕点、酱油、挂面、钢丝面、烹香酥、格瓦斯、麦露精食品饮料的。在这些从业人员中,1个单位1个人的最多,多者1个单位6至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