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一节 虎林县乌苏里江啤酒厂

第十一节 虎林县乌苏里江啤酒厂


  1980年9月,根据外进啤酒满足不了县内需要的情况,水泥厂出人,县财政投资,在下马的县钾肥厂厂址建起17人的水泥厂啤酒车间。当年12月7日试产出啤酒。
  1981年3月改称水泥厂啤酒车间为虎林县啤酒厂。人员增至111人。开始修缮厂房增添设备。购置了深井泵1台,灌装压盖机1台,冷冻机两台,并自制了7吨贮酒罐10个。至10月份。全部设备安装完毕,11月25日正式投产。至12月27日出“凉水泉”牌12°熟啤酒1000吨,产值54万元,上缴税金20万元。产品销往鸡西、宝清、饶河一带。
  1982年4月,进行扩建。新建厂房1510平方米。自制过滤槽1台,沉淀槽1台,购置冷冻机1台,锅炉1台,打机井1眼。
  1983年,再次扩建。新建了麦芽车间、发酵车间、冷冻车间及锅炉房,共1785平方米。购置真空泵两台。以及空压机、糖化锅薄板、过滤机、压盖机各1台。自制锥型发酵罐12个,贮酒罐25个,使年生产能力由1982年的3000吨增加到6000吨。试制出低浓度“凉水泉”牌11°、10°熟啤酒。当年在厂内实行了“独立核算,定额上缴,亏损不补,超盈不收的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1984年4月开始,第3次扩建。新建了灌装二车间、糖化楼,瓶盖车间、机修车间,共计建筑面积757平方米。购置了灌装压盖机1台,深井泵1台,打机井1眼。更新灌装机和麦芽箱。因此使年产量增加200吨,产品质量也提高1个等级。采用县内特产的人参皂甙研制生产了12°人参啤酒。年初取消了基本工资制,实行岗位工资制,按每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8月,虎林啤酒厂改名为虎林县乌苏里江啤酒厂。10月试制了笃斯、弥猴桃两个果酒品种。
  1985年1月1日,又取消了岗位工资制,实行岗位工分制。4月,新建果汁浓缩车间800平方米。购置糖化锅、过滤槽、过滤机、洗瓶机、4吨快装链条锅炉、微机各1台,锥型发酵罐8台。11月17日,同哈尔滨电工学院共同研制成功了啤酒发酵微机自控系统,每年可节省人工费9000元,增加经济效益13万元。经过省级鉴定,证明在国内外属领先地位,获全省微机应用3等奖。至1985年底,职工已发展到174人,固定资产增至351.4万元,定额流动资金达154.2万元。啤酒的年生产能力发展到1万吨。
  从1982至1985年,共生产啤酒12079吨。产值536万元,实现利润131.7万元,上缴税金142.6万元。
  1985年,在全省啤酒行业三升级竞赛活动中,啤酒厂被评为1类企业。获全省计算机推广应用成果2等奖。万吨啤酒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获市优秀技术改造项目。并被命名为市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