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党组织

第一章 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党组织


  1933年4月,中共饶河中心县委派毕于民(又名刘镇东),在虎林县沿江一带日军统治薄弱的九牌(现忠诚乡仁爱村)、倒木沟(今安兴农场境内)等地进行活动,开展建党工作,在九牌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秋,毕于民在倒木沟又建立一个党支部。两个支部均隶属于饶河中心县委。
  1933年底,中共饶河中心县委派徐凤山、李一平、金品三、黄太浩、申永新(女)、景乐亭、于化南等来虎林,在四方林子(今伟光乡太平村东北)、新民、西岗、安乐镇西、兴隆山、独木河、公司亮子、小木河等地开展抗,日活动,同时发展党的组织。
  1934年3月,根据中共饶河中心县委指示,建立了中共虎林区委员会,隶属饶河中心县委,下辖九牌、倒木沟两个支部,共有党员12名,区委机关设在马鞍山沟(今东方红镇西北)。中共虎林区委书记李一平,委员毕于民、金品三、金昌龙。
  1936年7月,中共虎林区委改为中共虎林县委。县委下辖两个区委,11个党支部,有党员57名。两个区委,以穆棱河划界,穆棱河南为虎林区委,下辖四方林子、倒木沟、四道迷子、杨木岗、北大通、荒岗、圈泡子、虎林8个党支部;穆棱河以北为腰营区委。
  中共虎林县委驻地,开始设在马鞍山沟,以后由于日本侵略军强行“归屯并村”,县委无固定驻地,即随部队活动,县委书记李一平。11月徐凤山任县委书记,委员毕于民、李一平、金品三、金昌龙。至1938年9月,下江特委委员郑鲁岩,以反对派性为由,擅自决定将虎林县委书记徐凤山、县委委员毕于民枪杀,使虎林县委工作瘫痪。冬,中共虎林区委委员于庆海在傅家亮子发展一名炊事员入党,此人是日本宪兵队的特务,在九牌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时,集体被捕,使党组织又一次遭到破坏。1939年9月,郑鲁岩因擅杀徐凤山等而受审查,审查期间敌人进攻密营,郑鲁岩被俘,在西岗日本宪兵分队叛变投敌,供出了七军、五军等组织情况及二路军指挥部领导人等机密(后又充当了伪东安十一军管区的特务),虎林县党组织活动全部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