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抗日组织

第三节 抗日组织


  虎林县抗日组织主要有反满抗日救国会,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群众性的爱国组织。
  一、组织发展
  1933年8月,共产党的地下领导人毕于民和李蕴芝在九牌建立了反满抗日救国会。借伪甲长初青山开村民大会为伪县公署摊派现款之机,登台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成立了反满抗日救国会。当场募捐2000多元。1935年,毕于民和于化南在倒木沟阅江镇成立反满抗日救国会,会长杨吉庆。同年,在虎林县组建了反满抗日救国会,会长由徐凤山同志担任。1936年又相继在四方林子、独木河、黑咀子建立了反满抗日救国会。虎林县的反满抗日救国会,发展会员最多时有50多人。
  二、主要活动
  在抗日战争中,反满抗日救国会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其形式是口头宣传、撒传单、贴标语等。四方林子会员李忠义,趁去虎林街卖桦子的机会,两次撒“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等内容的传单。有一次被警察发觉,因证据不足,巧妙脱险。倒木沟会员魏树深也曾在南街基等地撒过罢工、罢市、罢课等内容的各色印刷品传单。
  反满抗日救国会的会员,带头向山上的革命队伍送粮食、衣服、枪支弹药、蔬菜、豆油等。只要山上的革命队伍送下信来,反日会就马上组织群众筹集军需物资,那怕是顶风冒雪、雨淋日晒也把所需要的东西送到指定地点。四方林子反日会员单立志经常带二三十名群众,冒险给山上的革命队伍送粮。张喜国老人回忆:“我在三林住时,用爬犁给抗联送粮,从三林出发,经过穆棱河桥、焉家大岭、永平村、吉庆村,到陶家屯,送到那有人接。都是晚间送,路很窄,只能走两匹马。”抗联第七军有名副官叫潘能宽,常从山上下来到复兴交通点陈××家,把军装换下,打扮成行商模样,往来于倒木沟、九牌、忠诚、新民、四方林子、和气、黑咀子、荒岗、兴隆之间,联系反满抗日救国会员和群众搞军需。从1936年至1938年,他每年平均要给军队筹集胶皮袜子七八百双、腿绑七八百副、粮食十来爬犁(每爬犁10麻袋),还有布匹、棉花、药品、办公用品。
  很多反满抗日救国会的会员,也为抗联部队侦察敌情和跑交通。倒木沟反日会员金连升,曾为毕于民做过两次侦察。一次是到通化镇侦察伪军戡团来“讨伐”的兵力和来去时间;一次是侦察伪军戡团活动情况。清和养路工陈春树,经地下党联络发展为反日会员,于1937年3月从事收集敌情工作。主要收集日本从虎林到虎头列车运兵情况。铁路警巡逻情况和附近警察、满军活动情况等。收集到的情报,送交清和镇的一家指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