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音乐

第五节 音乐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联军和民间流传着很多抗日歌曲,《抗日军歌》(亦称“小狗叭叭咬”)就是其中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流行过《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1959年十万转业官兵来虎林时流行过《春归雁》、《北大荒好地方》、《北大荒我的家乡》。这里即有产生于本地的歌曲,又有外地流传来的歌曲。
  70年代,县文工团创作的有代表性的舞台音乐有《红缨岭》、《园丁之歌》、《金钟长鸣》、《三放参姑娘》;舞蹈音乐有《草原红鹰》、《朝鲜舞》、《一件工作服》、《铁心务农》、《板舞》、《赫哲民兵》;声乐《我们是公社养猪三姑娘》、《秋风阵阵》、《辛勤的园丁》等。
  到1985年底统计,县文工团乐器有:
  戏剧曲艺类乐器—京胡、板胡、坠胡、京二胡、月琴。
  民乐—高胡、二胡、板胡、中胡、低胡、柳琴、琵琶、三弦、扬琴、中阮、大阮、笛子、管子、唢呐、笙。
  西洋乐器—长笛、黑管、小号、长号、圆号、小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手风琴。
  打击乐器—锣(大、中、小)、钹(大、中、小)、板鼓、板、八角鼓、京东大鼓、小堂鼓、花盆鼓、小军鼓、三角铁、沙锤、铃鼓、架子鼓。
  电子乐器—电子琴、电吉它、电倍斯。
  附:诗词

  抗日军歌
  听得小狗嘣嘣嘣嘣咬出门一看
  日本鬼来了明晃晃地枪上带刺刀
  不是杀人就把房子烧
  东屯的哥哥日本打死了西屯姐姐
  日本强奸了妈妈做饭爹爹把水挑
  小猪小狗全都饿死了

  春归雁
  吴祖光词
  领:
  天高云淡
  雁成行
  展翅飘飘
  归故乡
  追逐春
  风千万里
  比翼飞回北大荒俯首望见
  山河变观不见家乡在何方
  飞呀飞呀
  转呀转
  塞北江南
  都一般
  如今不回江南去
  北大荒永远是春天如今不回
  江南去北大荒永远是春天
  男:
  英雄转战北大荒千里荒原
  变粮仓天上一群南来雁
  看不见家乡在何方

  拾野鸭蛋
  原北大荒文艺社编辑

  聂绀弩
  野鸭冲天捉对飞,
  几人归去路歧迷。
  正穿稠密芦千管,
  奇遇浑圆玉一堆。
  明日壶觞端午酒,
  此时包裹小丁衣。
  数来三十多三个,
  一路欢呼满载归。

  诗二首

  陶峙岳
  昔日北大荒,
  今日北大仓。
  前瞻无限好,
  战士气昂扬。

  咏北大荒

  曾泽生
  沃野千里望无边,
  麦田绿苗一片连。
  欢乐歌声唱不尽,
  明年好景胜今天。
  草原沉睡亿万年,
  铁臂巨人声震天。
  劈荆斩棘创世界,
  边疆繁荣从此开。

  虎头二首

  柳成栋
  一、远望
  重镇雄踞昂虎头,
  县城旧地倍清幽。
  登高望断乌苏里,
  不见江东涕泗流。
  二、关帝庙
  汉寿为何守虎头?
  只因昔日失荆州。
  千年犹有雄风在,
  偃月青龙报国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