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水利第一节 水资源 县内山峦起伏,河流交错,年平均降水量为522.5毫米,自然降水径流总量为11.98亿立方米。水面面积144 000亩,占总面积的1.3%。
境内大小河流 160多条,均属绥芬河水系,其中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5条,主要有大绥芬河、小绥芬河、瑚布图河、黄泥河、二道沟河、细鳞河、沙河子河、大肚川河、小乌蛇沟河等。
绥芬河水量丰富。大绥芬河多年平均流量为 38.9方米/秒。据1976年的踏查认定,东宁至罗家店段可建5处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1 200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00多亿度。
绥芬河河谷平原滩区及其支谷,地势低平,河网发达,地表水资源丰富,可建电灌站,引地表水进行灌溉。
山前洪积扇区及河谷平原的阶地区,地表水资源不甚丰富,主要靠挖掘地下水进行灌溉。
丘陵岗地及山前坡地,地势较高,宜采用综合灌溉方法,在打深井取地下水同时,采取谷上游拦坝蓄水、扩泉引水等方法进行灌溉。
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赋存于河谷平原的沙砾层中,含水层分布稳定,水量充足,一般情况下单井涌水量为500—3 000吨/日。水位埋藏浅,有利于成井和开采利用。
靠近河谷平原后缘及山间沟谷出口的洪积扇地区,赋存孔隙潜水,水量贫乏,单井涌水日产少于百吨,但水位埋藏浅,适于管井开采饮用。
山区沟谷的沙砾石含水层,厚度小,水量亦贫乏,单井日涌水量也少于百吨,但埋藏浅,可进行大口井开采。
丘陵岗地和河谷平原地区,大部分在沙砾层下部的基岩,系一套胶结程度较低的沙砾岩、沙岩,赋存裂隙、孔隙承压水,单井涌水 100~500吨/日,宜于打深井取水。特别是河谷平原区,承压水可作为该区进行农田灌溉的后备水源。
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由于降水过于集中,河水流量变化大,一般年份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平均雨量为 207毫米,一般规律是多雨季节山水急剧下泄,河水上涨,大量地表水白自流掉。而冬春少雨季节,水位下降,水井枯竭,形成用水紧张。
一、二、三、四区1979年水资源表 说明:一区:山地水源涵养及水能开发区。包括南天门、黄泥河、金厂、道河、老黑山、绥阳、细鳞河等地。
二区:北部河谷蓄、引、排、保、综合治理区。包括小绥芬河上游地区,绥阳、细鳞河区域,海拔400米以上。
三区:(亚二区)南部河谷引、蓄治理区。包括老黑山,大部分地区海拔400~600米。
四区:中东部河谷、平原引、防、提治理区。包括东宁、三岔口、大肚川等平川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