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融第一节 货币 一、本地流通的货币
清以前东宁地区银,铜钱并用。银以两、钱、分、厘计算。铜钱以枚(一文)为单位,百枚为一百钱,千枚为一吊钱(也称一贯)。官方征收土地税和发放薪饷以银计算,民间贸易多以钱计算,银和钱的比值不固定。
清初期,钱1吊左右可以换银1两。光绪年间需2至3吊钱换银1两,民国初期5吊铜钱可换银1两。
清后期,发行银币(银合金,每枚含银7钱2分,俗称现大洋),停止白银做为货币流通。因铜钱面值太低,开始发行当10、当20的铜元。民国后废弃铜钱,通用铜元。吉林省官银钱号,发行纸币(官帖),面值为1吊、3吊、5吊、10吊、50吊、100吊6种。
民国5年(1916年),三岔口开始使用以元为单位的纸币。民国6年(1917年),周敬熙来三岔口署理东宁县知事,到任后,发现市面对银行发行的纸币,每元折 9角使用。经询问商民,了解到民国5年初,推行以元为本位的纸币,1元纸币可兑换银元 1元。夏季,忽奉省令:“停止以纸币兑换银元”。商民恐怕纸币日多,银元日少,存纸币日后吃亏,乃共同议定:纸币每元按9角行使。周敬熙下令:“市面纸币按1元行使,不准折扣。”同时向省报告,请责成银行派人来东宁设兑换处,以维护纸币的信誉,省没做答复,此后纸币再没折扣。
民国后,官帖比值逐年下降。民国3年(1914年),4~5吊官帖可兑换银元1元,民国7年(1918年)需20吊兑换1元,到民国16~17年,官帖停止流通,成了废纸。
民国 8年(1919年)市面开始使用吉林、黑龙江联合发行的纸币(俗称吉黑钱),只流通了二三年,就停止使用。
民国16年(1927年),中国交通银行在哈尔滨发行纸币,通称哈大洋。啥大洋和原来吉林官银钱号发行的纸币也不等价,需1.40元吉林纸币兑换 1元哈大洋。发行哈大洋后,市面物价以哈大洋为准,官方发饷、收税以吉大洋为准。每月发饷时官家多向钱庄、商店兑换吉洋,致使吉、哈洋兑换率,一月数变。
民国17年前后,固定了元本位的币制。铜元继续流通。当时铜元 5枚,兑换大洋1分。500枚铜元兑换大洋 1元。由于纸币经常变换、废止,商民以银元、铜元为实项,都愿储存,因而市面上银元、铜元日渐减少。
民国18年(1929年)后,市面流通的货币,主要是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4家发行的纸币,尤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占多数,当时惯称中交票。
民国后,军阀竞相印刷纸币,各省发行的纸币只能在军阀辖区内通行,到外省不能使用,需到钱庄兑换,一般要折价5%。
伪大同2年(1933年)1月,东宁沦陷后市面流通仍以铜元、银元、中交票为主,同时通行日本银行、朝鲜银行发行的纸币,俗称金票和老头票。
伪康德元年(1934年)发行伪国币,停止使用旧中国纸币、银元和铜元。
伪满纸币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元、贰元、叁元、伍元、拾元 8种。同时发行伍厘、壹分的铜币和银铝合金的伍分、壹角的硬币,后期曾发行塑料硬币。
伪康德元年(1934年)后市面只通行伪满国币和日本、朝鲜银行发行的纸币。
伪康德8年(1941年)发行票面壹百元纸币(俗称大绵羊)。
1945年8月9曰苏军进驻东宁后,市面通用苏联发行的红军票,同时仍使用伪满国币和日本、朝鲜银行纸币。
1946年 6月以后,停止使用伪满国币和金票,市面流通除苏联红军票外还有东北流通券和牡丹江实业银行发行的纸币。东北流通券面额为壹元、伍元、拾元、壹百元、贰百伍拾元、伍百元、壹千元、伍千元、壹万元、伍万元、拾万元。
1951年停用苏联红军票,发行人民币(旧人民币),东北流通券9.5元兑换1元人民币,统一使用人民币。旧人民币面额为伍元、拾元、贰拾元、伍拾元、壹百元、贰百元、伍百元、壹千元、伍千元、壹万元。
1955年发行新人民币,收回旧人民币,旧人民币壹万元兑换新人民币壹元。新人民币面额为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壹元、贰元、叁元、伍元、拾元11种,同时发行壹分、贰分、伍分铝质辅币。
1980年增发了壹角、贰角、伍角铜质辅币和镍质壹元硬币。
1954~1985年银行现金收支比较表 单位:千元
续表
几个年份全辖货币流通量的比较表 单位:千元
二、外国货币
三岔口开辟初期,居民多系从俄国境内的双城子、海参崴等地迁入,当时因和内地交通不便,主要和俄国交易,市面通行中、俄两国货币。俄国货币俗称羌帖,羌帖币值咱当于银元。
民国14年(1925年)前后,远东沙俄政权被摧毁后,东宁通行苏联发行的金卢布纸币和铜质辅币,旧俄币停止流通成了废纸。
民国18年(1929年)中东路战争后,吉林省政府训令第4142号,令各地拒绝使用苏联纸币,苏联纸币停止在市面流通。
民国后,市面有少量日本银行发行的货币,当时称金票。朝鲜银行发行的纸币,当时称老头票(币值和银元相等)在市面流通。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反日浪潮中,停止使用日本和朝鲜银行发行的纸币。
伪大同2年(1933年)1月东宁沦陷后,日本银行和朝鲜银行发行的纸币重新在市面流通。1945年8月目伪垮台后。停止使用。
1945年 8月,苏军进驻东宁后发行军用红军票,币值相当伪满国币。1951年发行旧人民币时由政府兑回,停止市面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