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城
第三章 县城乡镇
第一节 县城
县城——青冈镇
位于县境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知县崇桂审定街基为边长2.7华里之正方形,只用大犁开了东、西、南、北各2.7华里的十字直线。至民国2年(1913年)县知事于家铭主持挖城壕、筑城墙、设四门,建立了南北、东西各2.7华里长的土城一座。民国14年(1925年)县知事靖国儒主持整顿市容,全城以十字街为中心,每隔53丈划一街道。全镇共有南北道九条,东西道九条,互相交错,划成了整齐的64个方块街区,为棋盘式街道,占地1.83平方公里。并于城东南隅角建花园一处,国内遍栽各种果树、花卉,设有牌楼和八角凉亭,为全县人民游乐场所。全县士绅为靖国儒知事在此园中立石碑一座。
伪满洲国康德3年(1936年),将县城划为五个区,以十字街为中心设中央区,东南隅为禄安区,西南隅为祯庆区,东北隅为福康一区,东北隅城外为福康二区,西北隅为祥吉区。农业中学学生在县城四周栽植护城林一行榆树五千余株。在十字街西南角设警察中央分驻所,四门也均设警察分装所,有警察把守。伪满洲国康德6年(1939年)修筑了灰色砖瓦结构的二层南门城楼,城楼正面和背面均书有“禄安门”三字,为一古式建筑。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被“红卫兵”拆掉。
1945年解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增多,街区已向城外四周扩展,较大的工厂都设在城外。全镇占地6.13平方公里,城镇规划占地11.84平方公里。全镇共分七个街,即建设街,人民街,民主街、富强街,新建街、文明街、繁荣街。1985年末,全镇户数11287户,人口63403人。主要街道——南北大街、东西大街路面都已加宽,而且铺敷了油渣路面。另有东西、南北一、二、三道街各四条,除四条三道街外均为油渣路面,整个城区呈棋盘状。东西、南北大街两侧改建成了砖瓦结构的门市房和楼房。
镇内以十字街为中心,南北大街、东西大街较为繁华。商店、旅店、饭店以及娱乐场所都在这两条街上。镇内主要机关单位有:中共青冈县委员会、青冈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青冈县政府、政协青冈县委员会和青冈县人民武装部、群团机关以及中共青冈镇委员会、青冈镇人民政府。还有工业、轻工业、农机、粮食、商业、供销、基本建设等系统所属工厂、商店共二百余家,其中主要工厂有轴承厂、化工厂、磷肥厂、汽车电机厂、机床厂、电线厂、木器厂、农具厂、皮革厂、制酒厂、制油厂、制粉厂、毛纺厂、啤酒厂、印刷厂、工艺美术厂、皮毛厂、薄铁厂、被服厂、铸造电修厂、钟表工具厂、铸造铆焊厂、塑料制品厂、蓬靠厂以及五金工厂等。主要商店有百货一、二、三、四商店,医药、药材商店,五金商店,副食品一、二商店,果品商店,农业生产资料商店,农机物资商店等。还有百货、医药、药材、五金、烟酒等批发站和宾馆、旅店、饭店等单位以及工业品、农副产品两个贸易市场。
镇内有中学4所,小学5所,幼儿园1所,聋哑学校1所,农村建设学校1所,农业技术高中1所,绥化地区卫生学校青冈分校1所,绥化地区青冈技工学校1所。还有电影院、职工俱乐部、评剧团、文化馆、新华书店、图书馆、有线广播站、青冈报社、50w电视差转台及县医院、第二医院、康复医院、中医院。
镇内东南部有方形广场一处。占地32400平方米。广场筑有主席台一座,为体育运动会或大型集会之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