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吴杰凯关于繁荣发展小兴安岭文化的一封信
文化·新闻
文化
市委书记吴杰凯关于繁荣发展小兴安岭文化的一封信
参加繁荣和发展小兴安岭文化座谈会的全体同志:
记得来伊春工作不久,当时作为分管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市委副书
记,我就提出培育繁荣发展小兴安岭文化的问题,并建议在适当时机召开研
讨会或座谈会,对小兴安岭文化进行总结归纳、综合概括和研究探讨,使小
兴安岭文化的概念、内涵、外延有个规范化的表述,使繁荣发展小兴安岭文
化的任务、目标、途径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使人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有
所遵循。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的历史任务,特别是今年初,江总书记在“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中,
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
民群众根本利益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中的重
要位置,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加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使我很受教育和启发,对繁荣发
展小兴安岭文化的信心更加坚定,思路日渐成熟。
本来应该亲自参加这次座谈会,但由于省委决定我到中央党校学习,
失去了面对面听取大家真知灼见的机会。我相信座谈会的全体同志一定能
够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针,按照汉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要求,从伊春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实际出发,畅所欲言,广开言路,
集思广益,就如何繁荣发展小兴安岭文化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美丽富饶的小兴安岭是一块英雄和神奇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且不说远古时代的恐龙文化,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年前这里的居民就与中
原有了经济文化来往,此后这里又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小兴安岭文化和
其他区域性文化一样都有它的萌发、演变、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而真正形
成是在建国后进行大规模林业开发建设的历史久远性、兴安的地域性、林
区的产业性、艰苦的创业性和广泛的融合性等特征。而“伊春精神”、“
马永顺精神”和过去探讨的“红松精神”就是在小兴安岭文化的过程中才
逐步形成的。因此,小兴安岭文化具有明显的高度概括、真实写照和缩影。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新世
纪,随着物质需求逐步的得到满足,社会消费已重点向文化转移,人类正
由经济开发时代步入文化开发时代,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知识经济时代。将
来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实力,不仅要看它的经济实力,
更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实力。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
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它不仅是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
要保障,而且是制约和影响社会生活全局的支撑力量,任何国家和地区经
济的腾飞都必须有强有力的文化支持。繁荣和发展小兴安岭文化不仅是“
二次创业、富民兴市”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而且为“二次创业、
富民兴市”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尽管小
兴安岭文化已经初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了长足进步,但与文化发达
的地区相比,从时代要求来看,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
神文化需求。我们面临的任务是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和整个
社会的全面进步。
小兴安岭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突出小兴安岭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充分反映
林区人民“二次创业、富民兴市”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要把繁荣发展小
兴安岭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弘扬主旋律
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切实加强与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一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文化素质有一个全面提升,促进经济运行质量和人们社会生活质量不断
提高,这就是我们繁荣发展小兴安岭文化的真正目的。
上述不成熟的意见,如果大家认可,就作为我在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
愿和大家共勉。多年来,我市广大文化工作者,呕心沥血,默默耕耘,无私
奉献,甘于清贫,为繁荣发展小兴安岭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代表市委、
市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参加座谈会的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宣
传文化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预祝座谈会圆满成功。
2000年9月2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