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市机构改革概况

全市机构改革概况



全市党政群机构改革从2001年10月22日动员大会开始,历时3个月,整
个改革进展顺利,比较平稳,取得了预期效果。
市委内设机构8个,市政府机构41个(暂空1个)。区(局)内设机构20个,
部门内设机构精简比例为20%,市直党政群机关编制精简比例为27%,其中党委
20%,政府30%,群团25%。
市直机关编制,总精简比例为27.04%,其中党委精简11.4%,政府精简32.3%,
群团精简20.9%。内设机构精简比例为26.3%。机关处级干部减少12.5%,市直党政
领导班子职数减少21.2%。科级干部减少26.2%。对这次参与改革的73个部门的职
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都做了重新规定。各部门区别不同情况,干部竞争
上岗采取了竞职级、竞岗位两种方式,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法检机
关暂未同步进行,待省里统一安排。
15个区街道办事处由45个减为30个,人员编制精减20%,伊春区、西林区编制
精减22%,党政机构精简比例18%;13个政企合一区只核定了少量的省拨编制,政
企合一区(局)按规模分3类核定人员控制总数(一类4个区,每区230名;二类4
个区,每区220名;三类5个区,每区210名),与改革前相比,精减20%。13个区
的内设机构由改革前的451个精简到297个,精简比例34%。党委设5个部门,政府
设15个部门,自设林业机构多数区(局)为3个;增设了非国有经济办 公室和社
保管理机构;南岔、金山屯、美溪、五营和汤旺河等5个区设置了旅游管理机构。
科级领导职数减少23.6%。
县(市)的机构编制,铁力市的党政机构由35个精简到31个,精简比例为11.4%,
行政编制精简比例23%。嘉荫县党政机构由40个精简到28个,精简比例30%,行政
编制精简比例23%。
乡镇机构改革于2001年6月份结束。全市乡镇由原来的24个减为19个,撤销了
铁力市的神树镇、卫国乡,伊春区东升乡,五营区五星镇,带岭区大兴乡。各乡
镇内设机构进行 综合设置,编制由724名减为588名,精简20%。
全市公安、司法机关编制精简比例为10%。市司法局机关由原来的35名减为31
名。
机构改革中对12个撤并单位人员安置,采取了“两个一律”和“三个三分之
一”的解决办法。即“所有空编部门都要一律首先接收撤并单位符合上岗条件的
富余人员,空编单位增人时,一律从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毕业生中招录选用”。
“按照单位空编总数三分之一安置撤并部门的富余人员;三分之一面向社会,从
具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中招录选用;三分之一根据 本部门选调或留在将来进行人
员调剂”。使撤并单位人员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把理顺部门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作为重点,深化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市政府56个部门和单位的1460项行政审批事项,保留488
项,减少972项(取消198项 ,下放70项,合并16项,改为日常工作688项),精
减比例66.6%,其中市本级由88项减为7项,精减比例为92%。研究起草并以市政府
名义下发了《伊春市行政审批事项管理暂行办法 》,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