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西林钢铁集团

西林钢铁集团


2005年,西钢改制工作实施规范化运作,制定《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主辅分离
辅业改制总体方案》,修改、完善改制总体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在西钢集团十二届三次职工
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体改制方案》和《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
安置实施方案》。2005年 11月29日,黑龙江省国资委代表出资人正式与深圳品牌投资发展有
限公司、西藏海特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西钢集团国有股权转让合同》。将西钢集团的全部
国有股权,包括西钢集团所持辽宁灯塔矿业有限公司、大西林铁矿、五星石灰石矿、伊春市报
废汽车回收中心100%的股权,阿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57%股权和逊克县翠宏山矿业有限公司60%
股权整体转让。
西钢克服资金紧张等不利因素,全力实施技术改造工程,适时抢上15 000立方米/小时制氧
机、100 000立方米煤气储柜、450立方米高炉喷煤、3座155立方米白灰窑、龙泉湖水库等技改
项目。15 000立方米/小时制氧机的投产使西钢生产组织结束了缺氧时代;100 000立方米煤气
储柜的投运,使西钢的高、焦炉煤气得到充分利用;450立方米高炉喷煤工程的启动,为高炉高
产低耗提供保证;3座155立方米白灰窑的投产,解决了西钢建厂以来无法解决的白灰质量问题;
龙泉湖水库的修建,彻底解决了西钢生产及西林区居民生活用水不足和质量差的难题。充分发
挥优化工艺结构作用,加快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将挖掘新投产项目的设备工艺潜力、实现达
产达效列为全年生产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组织攻关挖潜,逐步理顺了炼铁新区生产。针
对炼铁新区在投产初期遇到的诸多问题,公司定期组织召开保铁工作会,成立450立方米高炉
指标攻关组,解决制约新高炉生产的瓶颈问题。炼铁总厂通过逐步理顺40万吨焦炉、450立方
米高炉、72平方米烧结机和10 平方米竖炉生产,并组织管理、技术人员赴四川达钢学习先进
技术经验,提高管理与操作水平。加快新工艺的生产应用,促进产量规模稳步提高。结合技改
工程的投产运行,对长、短流程生产做了结构调整,实施电炉铁水热送热装工艺,加快应用电
炉大比例配兑铁水工艺,使企业在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一定的规模效益。
第一炼钢厂通过实施转炉扩容改造,缩短冶炼周期,改造结晶器及连铸水冷系统,不断提
高钢产量,全年6次刷新月份生产纪录。第二炼钢厂在顺利完成高效连铸改造的基础上,根据
铁水供应情况,及时调整作业时间和兑铁比例,依靠两座50吨电炉稳定了电炉钢生产。其中,
12月份兑铁比例达到84.41%,为国内同类企业之最。炼钢系统消化铁水能力的不断提高,在实
现企业增铁增钢目标的同时降低了废钢采购成本支出,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加大产品
开发力度,实现产品品种规格不断延伸。第一轧钢厂成功开发生产Φ32毫米规格产品,同时进
行Φ300毫米×3轧机、加热炉及冷床改造,促进增产降耗。第二轧钢厂通过成功应用三切分轧
制工艺,开发生产了Φ10毫米螺纹钢和Φ10毫米圆钢,并通过完善轧制工艺,优化生产组织,
提高小规格材和线材产量,棒材生产线已经具备年产40万吨的生产能力。控股子公司阿城钢铁
有限责任公司以轻轨、矿用钢为主导产品,并开发出铁路用钢、U型钢等多个产品品种,同时
具备管坯的生产能力,拓宽了市场生存空间。 生产系统全年9次打破月份生产纪录,取得增产
增效的喜人局面。铁水一级品率、钢坯合格率、钢材综合优质品率等质量指标同比均有提高,
主要消耗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其中电炉冶炼电耗实现335.456千瓦时/吨,同比降低136.92千
瓦时/吨;第二轧钢厂成材率实现101.927%,列同类32家企业首位。
2005年,西钢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41 291 万元,同比提高2.03%。主要产品产量
实现生铁912 864吨,同比增加51.77%(其中,本部产铁588 199吨,同比提高80.31%;控股子
公司阿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产铁324 665 吨,同比提高17.95%);钢1 211 699吨,同比增加
1.16%(其中,本部产钢827 364 吨,同比提高9.24%;阿钢产钢384 335吨,同比降低12.74%);
钢材1 138 160吨,同比增加4.66%(其中,本部产材804 420吨,同比提高5.74%;阿钢产材
333 730吨,同比提高2.14%)。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49 839万元,同比增加8 907万元;实现税
金26 855万元,同比增加4 332万元;实现利润866万元。2005年,西钢集团在全省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50强中,按销售收入和税金排名均为第12位。(王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