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嫩江镇概况

嫩江镇概况




  嫩江镇是嫩江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县境西南部。西部、北部以嫩江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的
莫旗隔江相望,南与前进镇接壤,东与长福乡毗邻,行政区划面积为100 平方公里,户数为26
419 户,人口87 467人,有耕地3 866 公顷,辖17个社区,5 个行政村、12个自然屯,镇内主要
街道18条,巷道300 余条,嫩兴路、军民路、站前大街、庆丰大街、福民大街、墨尔根大街和育
才大街为主干路,嫩江南岸的带状公园内的县标、世纪龙门和双拥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镇内自来水联网贯通,城区内电信联网、有线电视全面覆盖铁路、公路便利,是嫩江县政治、经
济、文化的中心。

农业工作

  全镇总播种面积3 860.20公顷,其中, 甜菜纸筒育苗面积666.66公顷,马铃薯播种面积346.66
公顷,是嫩江镇种植面积最高的一年,均超额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嫩江镇被评为全县
甜菜生产农业产业化先进乡镇。全镇蔬菜种植面积800 公顷,四家子村庭院蔬菜和团结、新合村
的棚室保护地绿色蔬菜市场占有量逐年提高,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和上市时间有了新突破。在供应
城镇居民的基础上向周边乡镇场拓展,销路逐步扩大。团结村的大棚绿色蔬菜生产在全县农业大
检查中,受到全县的好评。全面完成秋整地工作任务。根据县政府整村推进的工作要求,成立了
领导组织,下发了实施方案,每村设1 名质量监督安全员,并派技术人员入村指导,保证了秋整
地作业质量,共完成秋整地213.33公顷。深入开展科普之冬活动,在培训中针对乡村实际,传授
知识,全年共培训230 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 000 余份。党在农村的政策进一步落实,“一免两
补”及时发放到位。2006年,发放粮食补贴3 240 户,645 159.32元。“一事一议”工作进展顺
利,筹资人数12 705人,筹资金额15 2 460元,申请国家以奖代补资金76.230元,依托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契机,为巨祥村和长江村铺设了白色路面,先后完成了喇嘛河改道工程,胜利大沟
清淤、水毁桥涵的修复工作,新打机电井7 眼、小型抗旱井8 眼,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加
大劳动力转移力度,重新规范了农村劳动力档案。掌握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印发招收劳动力简章
200 余份,及时为打工人员提供了就业信息,全年共转移剩余劳动力1 580 人,其中,就地转移
1 150 人,异地转移430 人。

畜牧业

  一是加快“主辅换位”步伐,畜牧业健康发展。年末存栏:黄牛680 头、奶牛1 070 头、生
猪3 480 头、山绵羊4 800 万只、禽8.5 万只、獭兔4 240 只。年末出栏情况:牛231 头、羊2
300 只、猪398 头、禽7.1 万只、獭兔2 700 只。全镇养殖大户80户(其中奶牛大户43户,绵羊
大户20户,生猪大户16户,蛋鸡大户1 户),科技示范专业户13户(其中奶牛示范专业户7 户,
生猪示范专业户4 户,蛋鸡示范专业户2 户)。二是开展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科学养殖的观念。
全年培训230 人,为农民发放养殖技术宣传单1 000 份。三是防疫灭病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强化
免疫同时,重点对牛羊布病进行了检疫,对患病牲畜进行捕杀,保证了畜产品质量和人民的身体
健康。由于近两年五号病疫情的发生,对养牛户造成很大的威胁,年初,嫩江镇与县兽医部门联
系,为嫩江镇奶牛专业村四家子村的奶牛进行义诊,并在当场解答了养牛户提出的疑难问题。春
秋两季全镇为奶牛进行2 次紧急预防接种,在平时做好监控和补针工作,确保全镇无一例疫情发
生。四是在草原监管工作上,镇政府加大了监管力度,对已承包草原进行了详查,使嫩江镇草原
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为加快畜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种植优良饲草、青贮玉米,解决了
优良饲草缺乏问题。

乡村企业

  镇党委、政府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支持力度,使企业领导人的工作思路发生了转变,发展环
境得到改善,科技成果的转换率得到提高,投资得到了增加,经济效益相应提高。2006年,全镇
企业及个体、工商业户348 个,其中集体企业为15个,私营企业1 个,个体332 个。全年总产值
11 270万元,总收入9 648 万元,利润497 万元,上交税金205 万元,增加值2 299 万元,各项
指标与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10%、18%、10%、12%。

城镇建设

  2006年为加快镇域改造步伐,投资480 万元新建总建筑面积5 650 平方米的立新社区综合楼;
又投资67万元重新组建四季青砖厂,新增固定资产2 41.5万元。

养老保险工作

  按照黑社保办发[2005]14号文件,完成了参加养老保险统筹已经没有生产经营能力且无力
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费的整体工作。纳入的11个单位又根据嫩劳社
发[2005]9 号文件精神,开展嫩江镇原直属街道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并轨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工
作。积极为有能力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服务,同县民政局、工商局、劳动局等部门协调相关手续,
为38名下岗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

环卫工作

  2006年,清运垃圾冰雪合计为15万吨,较上年提高10%;吸排脏水、清掏粪便1. 6万吨,较
上年提高12%;清扫保洁硬化路面162 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10万平方米;垃圾场清推垃圾冰雪
18万吨。撤消自背箱,建立垃圾房,提升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将街路上的垃圾散点建成规范的垃
圾灰箱,将自背箱点建成垃圾房18处,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平整掩埋垃圾场、建围栏、解决垃圾
场对周边污染环境问题。2006年,自筹资金2.5 万元,历时15天,平整了多年沉积的垃圾。采取
掩埋、建铁沙网围挡和人工看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投入资金3 万元,买废土1 000 车,投
入资金2 万元,建5 米高,400 延长米的铁沙网围挡,改善了周边的环境,解决了污染问题。成
功的进行了第4 轮的改革承包工作。制定了新一轮的承包方案。调整承包基数,以竞标方式产生
了承包人。对监察大队人员进行年度收费定额承包,调动了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监
察人员的作用,解决了这部分人吃“大锅饭”、工作不实等问题。

计划生育工作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领导力度进一步加
大,及时为一些因机构改革人员变动的社区配备了计生助理,将优秀人员吸收到计生岗位来,充
实了计生队伍的力量,层层签定《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和奖
惩,强化了单位的计生管理力度,有力推进了全镇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工作中坚持
“四勤、三到位”。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核发率、查验率达到95% 以上,生殖保健普查率90% 以
上,已婚男性参与生殖保健服务活动人员占30% ,对使用药具人员随访率达到100%,群众对计划
生育的满意程度95% 以上,宣传品入户率达90% 以上,宣传教育率达95% 以上。全镇符合政策生
育率农村控制在98% 以上,社区控制在96% 以上,计划外多孩率控制在0.5%以下。出生人口性别
比趋于正常范围。免费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经费和独生子女奖励费兑现率分别达到100%。

民政工作

  2006年,镇党委、政府充实了工作人员,对城镇17个社区的低保户进行彻底调查,对不符合
低保条件的家庭进行了清理,并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纳入低保,基本实行了应保尽保。全镇共有低
保户5 184 户、11 093人。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按规定办事,杜绝各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上访
事件明显减少,维护了社会稳定。优抚工作继续开展,为了保证优抚对象的正常生活条件,了解
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为7 名老复员军人解决了住房改造资金和一部分
医疗费用。

  春、夏两季,嫩江县先后遭受火灾、旱灾。灾情发生后,党委、政府深入村屯调查核实,统
计数字,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反映情况。本着救灾物资、救灾款专用的原则,全年共发放救灾面
粉14吨、救灾款4 750 元,其中火灾6 户,每户500 元,临时救济款1 750 元,全年全镇干部、
职工共捐款6 600 元,全部用于社会救济。

扑火工作

  2006年春、夏两季,嫩江县多处发生森林火灾,嫩江镇响应嫩江县委、县政府号召,组建2
支业余扑火队,配备风力灭火机6 台,共出动人员176 人次,车辆12台次,资金6 万余元,分5
次奔赴各火场进行扑火。

  党建群团工作

  发挥组织工作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部队伍建设
工作有了新的突破。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局级领导干部包社区、村党建联系点责任制度。加强对
后进村党支部的整顿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为农民增收做贡献”和“党员责任区”活动,确
定了服务项目及工作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突出重点,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嫩江镇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重点,全面加强了全
体干部的理论学习。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十六大精神、进行两个《条例》的系统学习,扎实开展了
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学习。并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促进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二是加大新闻舆论工作。通过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进行自我宣传,使嫩
江镇的影响力、号召力进一步提高,赢得了社会的支持与关注,促进了城市卫生环境、计划生育、
社区建设、农业农村、乡镇企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镇党委被县委宣传部授予“2006年度宣传思
想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有效地开展了党性党
风党纪教育,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二是切实加强从源头预
防和治理腐败工作。进一步推进了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对党委的重大工作实施全程监督,避免了
暗箱操作。三是认真搞好信访和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四是扎实推进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利用新闻媒体和其他宣传手段,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统战工作得到加强。统战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献计献策,建功立业”活动,作为开
展统战工作的载体,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为致富奔小康献计出力。镇党政班子成员与党外人士开
展了“结对子”活动,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开展了“光彩事业”活动。

  妇联、共青团、武装工作有新进展。组织妇女学习《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镇妇
联获得“县级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县级扶贫助困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团委多次
组织活动为居民做好事,在社区开展了“我为社区做贡献、共创美好家园”等活动,得到了群众
的广泛赞誉。提高了共青团的社会影响力。武装工作得到加强。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并圆满
完成了冬季征兵任务。镇党委连续10年被县委授予“党建群团工作优胜党委”荣誉称号。

  在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始终立足于“致富农民、服务居民”这个工作着眼点,坚持先进
性教育活动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方面全力做
好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以教育活动推动实际工作,切实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

(胡宝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