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加强课改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纲要及新课程评价标准,开展
以“反思性教学”为题的教师论坛,促进教师改变教学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学校成立了校本
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及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地方性教学和学科拓展两大特色。
校本课《巍巍兴安》集中体现了大兴安岭的自然生态,地理特色、资源、文化、工业、农业、
第三产业、大兴安岭精神及兴安明天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兴安,培养学生热爱兴安、建设边
疆的主人翁意识。在学科拓展方面,着重进行数学、语文、生物三个学科的校本课开发,完成
《阅读写作》、《听与写》、《名篇名诗词欣赏》、《古代诗歌鉴赏》的印刷;开展课堂建模
活动。3月15日至6月20日,开展了以构建“主体、探索”课程教学模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每
节课都体现新教育理念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课堂学习气
氛比以前活跃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大胆发表自己见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得到充分的体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开发性的、实践性的学习活
动。校长两次为全体教师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讲座,教师明确了具体目标,掌握了操
作方法。生物教师马志国周日带领学生去加北、河南参观食用菌繁殖和马铃薯无土栽培技术,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一节生物研习公开课,学生展示了研习成果,学生将
生物、物理、化学知识有机融合,为课堂教学及课堂评价提供了新标准;开展教师培训,全年
派 105人次去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参加业务培训,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学校多次承担地区教师
培训。 (李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