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 【综 述】 2009年,整合绿色产业资源,调整结构和布局。 4月,将地区北药办、绿色
食品办、北奇神集团进行整合,组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绿色产业发展处,正处级职能部门,
具有管理、规划、开发、建设全区绿色产业职能。按照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和北药开发工作会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绿色产业,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
进创新。加大企业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力度,实现全区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全区实现绿色产业
总产值14.51亿元。绿色食品监控种植面积90万亩,产量17.8万吨;种植食用菌 3.18亿袋,产
量8781吨,实现总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32%,增加值6.2亿元,同比增长56%;北药产值3.31
亿元,同比增长3%,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12%;50万亩大豆、芸豆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省级
验收;累计获绿色(有机)标志使用权产品178个,其中,有机食品172个,居全省各地市之首;
在“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上,全区12家企业签订实质性经贸合同 1.3亿元,首次突破蓝
莓产品交易签约额超亿元。
【组建机构】 绿色产业发展处隶属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正处级职能部门。编制32
人,其中,机关18个、事业8个、企业 6个。内设书记1职、处长1职、副处长3职。设综合科、
产品认证科、市场开发科、北药开发科、质量安全科。履行制定全区绿色产业和北药发展规划;
管理、打造大兴安岭绿色产品商标品牌;受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申报认
证及管理;为企业开拓市场搭建交易平台;制定全区统一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建立质量安全可
追溯体系;指导、协调地区绿色产业协会和蓝莓协会工作,为政府与企业联系发挥桥梁纽带作
用职能。
【基地建设】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有机种植为基础、以有机食用菌为重点、以野生
浆果为主攻、以特色养殖和兴安北药为突破,初步形成绿色产业五大基地建设格局。全区绿色
食品监控种植面积90万亩,产量17.8万吨;种植食用菌3.18亿袋,产量8781吨;50万亩大豆、
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已经省级验收。由分散粗放向科技示范园区和绿色农业示范区转变。
北奇神系列产品
【产品加工】 指导骨干企业研发精深加工产品,将黑木耳、野生浆果产品由原字号简单
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变。开发黑尔康、鹿胎素美容胶囊及蓝莓、红豆、枸杞子、草莓、橙子
果干、果酱等27个新产品。开发芪蜂胶囊、蜂花粉肽片等5个专利产品。投入 1176万元建设蜜
蜂养殖、开发、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具备年生产加工8000吨蜂产品,产值 1.6亿元能力。塔河
超越野生浆果精深加工扩建工程已完成。
【北药产业】 完成《大兴安岭地区北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北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已筹建五个野生中药材保护区。全区实现北药产业产值40 069.05万元,完成年计划100.17%。
驯化蓝莓700亩,实现培育蓝莓种苗200万株。
【产品认证】 将产品认证申报重点放在农产品、食用菌、野生浆果领域。2009年累计获
绿色(有机)标志使用权产品达178个,其中,有机食品172个,居全省各地市之首。
【质量监管】 多次联合地区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对全区绿色食品市场
进行全面检查。规范企业用标行为,杜绝一标多用及假冒、超期使用等违法行为。
【市场开发】 组织企业参加“农博会”、“哈洽会”、“绿博会”、“森博会”,签约
23项,签约额5600万元;与上海、杭州、厦门、哈尔滨等地经销商达成设立专卖店合作协议;
厦门古龙集团,将松岭定为绿色养殖产品原料基地、将新林定为有机食用菌原料基地;浙江富
来森集团,将新林定为水洗有机黑木耳原料基地。2009年,全区12大系列 200多种绿色食品远
销28个省、市、区及欧、美、日、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哈洽会”和“蓝莓节”上,大兴
安岭绿色食品受消费者认可,蓝莓精深加工产品供不应求。
【参展“蓝莓节”】 2009年,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报名参展企业和客商 400余家,
申请展位500余个。实际参展企业,本区企业84家,外邀企业145家,设展位202个,参展商600
余人。全区12家企业签订实质性经贸合同1.3亿元,蓝莓产品首次交易额突破亿元。
(刘晓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