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传媒

新闻传媒




  【广播电视综述】 2009年,全区广播电视事业把新闻宣传作为广播电视发展第一要务,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采取增设专题、专栏形式,对森林防火、招商引资、大项
目建设、六大产业发展、棚户区改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生态建设等中心工作进行强势宣传;
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弘扬大兴安岭精神、漠河汽车拉力赛、北极光节、迎创促等重大
活动进行深入报道;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45周年进行精心策划和宣传;
对“一节一会一论坛”进行多角度强势报道,完成6场 10余个小时现场直播。与多家新闻媒体
合作完成“重走黄金路,再寻古驿站”大型采访活动,播发电视纪实报道22期,专题16期。首
次与省卫视频道同步直播《千古奇观日全食》。全年对外发稿 181条。加强广播电视工程建设
和行业管理,全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8.69%。参加黑龙江省和国家林业局新闻评选活动,获
奖作品32件,其中,一等奖5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19件。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广播电
视强区等活动推进工作,行署广播电视局获地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地区“行风评议”最佳单
位称号。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


  【对外宣传】 全年对上对外发稿181条,其中,中央台发稿36条,省台发稿142条,外省
台发稿3条。推出专题宣传片 25部。电台加入全国《飞越城市》广播协作体。电视台联合拍摄
的17集大型宣传纪录片《嫩江见证》在全国3省8地市同步播出。电视台首次面向全国公开征集
和使用台标。在全区放映《北极雪》33场。


  【关注民生报道】 电台《行风热线》、《畅行天下》、《成程帮您找工作》等直播栏目
受到听众喜爱,全年接听热线电话2000个,答复满意率90%,协调解决问题 80个,直接或间接
为1300人找到工作。电视《全区新闻联播》、《生活风向标》、《关注》、《视点》等栏目与
多家联手,增加用工、气象、出行、健康、防疫、理财等服务内容。采取行业负责人座客节目
解读、专题系列报道、人物访谈等形式,解答交通、物业、医保及棚户区改造、污水处理费征
收等问题。全年播发舆论监督类稿件120条,促进20个问题得到解决。


  【引进电视剧】 全年引进电视剧62部1548集,其中,引进22部,购买40部。引进电影52
部,系列剧5部1199集,韩国热播剧8部。


  【网络建设】 建成大兴安岭广播电视网,拓宽宣传渠道。建成全区广播电视互联网远程
回传系统,实现电视稿件全区电子传送。与东北网协作,建立电台节目短信平台。与铁通公司
协作,新闻采访、写稿、播出等编制流程运用自动化办公网络完成。投入资金 345万元,建设
有线电视可寻址收费管理系统,有线电视费收缴率同比提高30%。


  【工程建设】 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建设进入装修阶段。改造有线电视光缆27 000延长米。
第二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部完成,新建机房13座,维修12座,建发射塔13座。争取省
工信委支持,实现呼玛县1200户农民免费收看卫星无线数字电视。地台有线电视信号覆盖加区
白桦乡, 全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8.69%。电视台二套节目下传,图文广播正式开通。 编制
《数字电视工程规划》。


  【行业管理】 编订《安全播出预案》,制定全区各转播台站规章制度。加强广播电视与
互联网日常监听监看管理,净化荧屏声频。组织开展打击违法违规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
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播出管理,对播出稿件实行多级审核制,对电台、电视台制作、播出、
发射等部门加强人员管理及设施设备维护。完成大兴安岭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和西藏、新疆电视
台信号在全区落地及无线覆盖指标测试。


  【队伍建设】 开展提升新闻工作者专业素养和舆论引导水平活动,实施“五名一好工程”,
打造名记者、名播音员、名主持人、名栏目、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好新闻。组建广播电视技术和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播专业骨干队伍,引进 8名专业大学生。举办播音主持、数字电视培训班,
参训50人次。组织参加省专业技术培训40人次。1人被评为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8人被评为国
家、省、地级先进。


  【经营创收】 全年实现经营收入 529万元。将电视、电台广告部门合并,成立兴广广告
有限公司,将“信息资讯”台和“互动”台改为“电视文艺”台和电视“影视”台,积极开拓
区内外市场,实现广告收入69万元。加强有线电视用户开发,实现有线电视收入460万元。
(卢德本供稿)


  【大兴安岭日报社综述】 2009年,大兴安岭日报社宣传报道以“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
色经济”为主导舆论,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地区“两会”精神为重点,采取辟专栏、
发专版、印彩报、加特刊、连续报道和系列评论等形式,加大重大活动报道力度,提升办报水
平。全年编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145期,稿件206篇;“贯彻落实地区
‘两会’精神” 专栏68期,稿件520篇,彩色专版24块;“招商引资” 专栏96期,稿件284篇;
“迎庆建国60周年、建区45周年” 专栏64期,稿件210篇;“生态功能区建设”专栏24期,稿
件286篇;“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专栏28期,稿件 68篇;“家庭致富工程”、“百姓家事”、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兴安”等相关专栏61个,稿件386篇,新闻图片184幅。宣传报道森
林防火、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素质、治理城乡卫生环境,创建整洁优美
家园、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廉政勤政、法制建设等工作,稿件1970篇,新闻图片 640幅。
推出摄影特刊30期,新闻图片2900幅。印刷厂创总产值447万元,广告经营收入102万元。开展
采写“精品稿件”、打造“精品专栏”、组织“精品战役”活动和“创办一流报纸,构建和谐
报社”系列创建活动,大兴安岭日报社获省级奖励18个、地级奖励24个,20篇新闻作品在省级
评选中获奖。《大兴安岭日报》在全省报纸质量评比中获地市级党报第三名,获黑龙江省新闻
媒体十大优秀新闻报道活动奖,获黑龙江省新闻奖副刊一等奖。


  【创造舆论环境】 按照《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宣传报道方案》要求,开辟“盘
点2008”、“站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等专栏,采取动态、经验、言论、理论文章、新
闻图片、发专版、印彩报、编发联合版等形式,宣传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各地各部门在经济社会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宣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
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地重大决策和部署;宣传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身产业发展、和谐
民生、生态建设等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


  【“重走黄金路·再寻古驿站”新闻采访活动】 6月15日至7月5日,开展“重走黄金路·
再寻古驿站”大型新闻采访活动,行程 4300余公里,挖掘大兴安岭文化历史遗存, 编辑出版
《新闻作品集》、《文学作品集》和 《摄影作品集》650余万字。《大兴安岭日报》连续推出
“重走黄金路·再寻古驿站”专版74块,刊发文字稿件323篇、图片500幅。新华网等媒体派出
记者随团采访,新华社、《黑龙江日报》、东北网、龙广在线等20家网络媒体刊发、转发新闻
作品500余篇(幅)、专题新闻37条、新闻图片200余篇(幅)。此活动获2009年度黑龙江省宣传思
想文化工作重大成果奖。


  【“一节一会一论坛”宣传】 按照“一切围绕‘一节一会一论坛’、一切聚焦‘一节一
会一论坛’”的报道要求, 采用消息、言论、理论文章、专访、侧记、 新闻图片等形式,对
“中国·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及“中国(漠河)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
(“一节一会一论坛”)进行重点宣传报道。 设置“一节一会一论坛”专版,开辟 “扎实开展
‘迎创促’活动”专栏,编发文字稿件340篇,新闻图片190余幅,印彩报36块,发联合彩色专
版24块。


  【大兴安岭精神宣传】 弘扬大兴安岭精神,编发各类体裁稿件3573篇,新闻图片1295幅,
专栏106个。设置“大兴安岭精神”专版,采用4个彩色整版篇幅,在 4个通栏标题下,以图文
并茂形式,推出《漠河机场——突破高寒禁区的飞翔》、《无名英雄守卫着八万里兴安》等深
度报道,配发《伟大的力量》等4篇短评,编发稿件43篇,图片23幅。


  【森林防火宣传】 3月10日起,防火稿件天天有,编发专版48块,各类稿件 2987篇,图
片405幅,警示语200余条。“森防第一位、警钟须长鸣”专栏,利用消息、通讯、故事、新闻
图片等体裁,宣传报道全区各地在春秋两季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知识法规介
绍”专栏,宣传、解读《森林防火条例》;“小城焦点”专栏,对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不作为、
慢作为和乱作为及森林防火责任事故查处结果进行批评曝光。


  【文明创建宣传】 将“我是大兴安岭人,我爱大兴安岭”、社会主义荣辱观、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作为文明创建宣传报道主要内容,连续报道《公民道德建
设实施纲要》以及全区各地贯彻地委《关于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工作意见》和“迎创促”等情
况,开设专栏36个,专版36块,刊发稿件1600余篇,配发言论125篇,图片1240余幅。


  【林区和谐社会宣传】 开设“构建和谐兴安”专栏,宣传“平安兴安”、“和谐兴安”
建设,宣扬先进,批评反面典型。开辟《法在身边》、《法治课堂》、《人间真情》、《凡人
写真》、《社会观察》等专栏21个,编发各类法治宣传稿件1400余篇,图片 300余幅,编发新
华社通稿240余篇。


  【先进人物宣传】 大力宣传生产、工作一线各类先进人物,刊发先进事迹 300余篇,图
片 100余幅,报道十佳道德模范、十佳公仆、全省“三八”红旗手、兴安十大女杰等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事迹。开辟“学习英雄邰忠利,进一步弘扬大兴安岭精神”专栏。


  【外宣工作】 在新华社、《黑龙江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人民网、东北网等重要
媒体刊发外宣稿件448篇,同比增长18%。《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兴安岭生态建设取得实实在在
成果》被省实践办采用,引起中央实践办、中宣部新闻局高度关注。《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经济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7家全国大型媒体联
合报道。


  【业务培训】 以主管总编带主任、主任带编辑记者、资深记者带实习记者形式,开展岗
位练兵活动。开展以“精学科技、提高技能,深学理论、把握政策,广学业务、提高能力”为
主要内容的“三学”活动。开展“记者下基层”活动,采取边采访、边写稿、边讲解以及全面
点评方法对通讯员进行培训。举办新闻业务培训班7期,培训600余人,提高新闻队伍整体素质。
(于 洋 庄 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