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警建设
森警建设
【“十一五”概述】 “十一五”期间, 森警支队以执勤和灭火作战为中心任务, 坚持
“三个确保”,落实《纲要》、《三十条》,履行使命,从严治警,正规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加强基层政治干部和思想骨干培训,开展争做“四会”优秀政治教员活动,注重教育经验的总
结和交流。加强心理疏导和法律咨询服务,及时解决官兵思想、心理和涉法问题。落实《战备
条例》和战备制度,强化智能、技能、体能训练,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装备、新战法。在
7个执勤点靠前驻防,参加扑救森林火灾122余起,动用兵力40 790人次,车辆2137台次,实现
“任务完成好,人员无伤亡”目标。支队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森林
防火工作先进单位”,三大队高压节水灭火车装备革新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二大
队、三大队分别被武警总部授予“灭火攻坚先锋大队”和“森林灭火英雄大队”称号。涌现出
第13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感动龙江”、“感动兴安”2010年度人物于连合和首届
森林部队“绿色卫士”徐兵等先进典型。提升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多次完成重大活动安保任
务。开展“条令学习月”、“安全警示倒计时”活动,增强官兵条令意识和纪律观念。开展警
民共建和拥政爱民活动,制定按纲抓建计划,指导基层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创先争优实施方
案》及《细则》,营造创先争优氛围,提升基层建设水平。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后勤人员素质
和综合保障工作,举办驾驶员复训10期,管理员培训17期,组织财务人员集体办公15次。围绕
部队建设和重大任务,加强新闻报道工作,五年在中央级媒体刊稿 625余篇(条)。制定《森林
支队“四项设施”实施细则》,投入1200余万元改善官兵工作和生活环境。推广漠河大队农副
业生产经验,3个单位生态养猪获得成功, 2010年被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和总后勤部评为“全
国军粮供应管理先进单位”。“十一五”期间,25个单位荣记集体二等功、集体三等功;个人
荣记一等功1人,荣记二等功、三等功354人。
【综 述】 2010年,森警支队贯彻全军党建座谈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
先争优活动,组织“建设学习型党委机关,争当学习型领导干部”活动。狠抓部队经常性管理,
利用新兵训练、教育整顿、办班集训和新兵第二适应期等时机,组织开展条令条例、规章制度、
安全常识、管装爱装、尊干爱兵和密切内部关系教育。开展理想信念、历史使命、战斗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火场精神”等主题教育,组织编写精品课 8堂。加强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
设,开展“深知兵、真爱兵”心理教育疏导,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开展一人一事思想和基层法
律服务工作,搞好考察帮建。开展“一队一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支队第二届“书法
摄影展”,元旦、春节期间的冰雪文化活动在中央电视台进行连续报道。全年参加灭火作战33
起,出动兵力5809人次,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得到国家林业局、总部和指挥部好评。全年荣立
一等功1名、二等功4名、三等功76名,受到省级以上单位表彰21人。
0000092;[/$$p]
森林火扑打现场(森警支队 提 供)
【思想政治建设】 开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推出第13届“中国武警十大
忠诚卫士”、“感动龙江”、“感动兴安”2010年度人物于连合和首届森林部队“绿色卫士”
徐兵等一批先进典型。开展“深知兵、真爱兵”、法律服务到基层和心理教育疏导活动,做好
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处置重大劣迹人员 1名,受到总部肯定。加强新闻报道,全年在中央级媒
体刊稿 160余篇(条),被指挥部授予网络新闻信息“优秀组织单位”,政治处郑斯琪获“中国
武警新闻奖”,全年荣立一等功1名、二等功4名、三等功76名,受到省级以上单位表彰21人。
【中心工作】 全年出动兵力5809人次,参加灭火作战33起,靠前驻防,实现“打早、打
小、打了”目标。在扑救“6·26”呼中夏季森林火灾中,1150名参战官兵扑救 11个昼夜,转
战12个火场,出色完成任务。提升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完成漠河冰雪汽车拉力赛、第二届国
际蓝莓节、北极光节等国际性会议和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受到驻地群众和上级领导好评。支
队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高压节水灭火车
装备革新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王洪祥被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孙
长城被武警部队评为优秀参谋长。
【军事训练】 深化训练改革,以干部骨干训练为重点,分两批组织连排职干部集训及士
官整训,提高基本体能和组训任教能力。举办机具维修、索滑降及水泵技术培训班,促进整体
灭火作战能力。开展新兵入伍训练、第二适应期训练、野外化模拟化进山入林训练和专业技能
培训,完成新兵教育训练 319名。建立野外战术训练基地,开展训练强化月和装备训练月活动,
组建尖刀班20个,组织网上集训、军事训练尖子比武和 “7·27”灭火作战综合演练,部队战
斗力和官兵遂行任务能力明显加强。
【基层建设】 树立“长期打基础、反复抓落实”的思想,提升基层建设质量。开展《纲
要》学习,建设“学习型、素质型、高效型”机关。坚持抓书记带队伍、抓制度强班子、抓帮
建上质量,帮助基层党委、支部理清思路、找准弱项、定好措施,调整大中队主官14人。采取
常委包点、健全临时党组织、完善基本设施、落实基本制度等办法,保证执勤点“四个秩序”
正规。制定《创先争优实施方案》,召开基层建设形势分析会,总结经验、研究措施,谋划工
作,会议纪要在总队范围内转发。
【后勤建设】 制定《后勤应急保障方案》,完善《支队经费管理规定》,机关率先实行
公务卡结算,基层实行工资卡。修订《扑救特重大森林火灾后勤保障计划》和《后勤应急保障
计划》。投入300余万元实施 “四项设施”配套建设,基层官兵配备实木床,配套率100%。组
织驾驶员、管理员和司务长培训,参训320人次。组织恶劣背景后勤保障综合演练2次,采取网
上作业、带实兵作业的方式,理顺指挥关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组织后勤专业技能集训,参
训官兵76名,并参加总队比武,一大队获第一名。投入 150余万元改善执勤点生活条件,执勤
点建固定营房,漠河大队建士官公寓,设已婚士官家属接待室。推广漠河大队农副业生产经验,
3个单位生态养猪养殖获得成功, 支队被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和总后勤部评为“全国军粮供应
管理先进单位”。
【战备保障】 修订灭火作战、执勤和抢险救灾等各类后勤保障方案,规范指挥程序。完
善物资储备,全年配发 05式扑火被装6120余件,野战食品10个品种600余箱。与驻地军粮站、
超市签订防火期《给养储备合同》,军粮站代储面粉、大米不低于12吨,超市代储蔬菜不低于
10个品种1.5吨,火腿肠、午餐肉等即食食品不少于300箱,确保给养及时供应。与两家石油公
司签订防火期 《供油协议》,发生火灾时保证部队用油, 出动油槽车输送油料到一线。扑打
“6·26”森林火期间,出动后勤应急保障力量130多人,指挥车、运兵车等54台,输送配发给
养物资80多吨,保障热食4000余份,检修车辆100多台次、维修灭火机具 40多台,保证参战车
辆、机具处于良好状态。
【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4.5万元改善执勤点营房建设,房间安装PVC扣板,搭设木质淋浴
间,修缮厕所,维修储水罐。建设完成呼中自然保护区重火险区执勤点营房。开展“生态营区”
活动,全年增加绿化草坪200平方米,植树500多棵,7个单位绿化达35%。规范门牌、办公室、
宿舍、食堂、会议室、库室等硬件设施,对新条令修改部分和正规化建设进行试点,制成录像
下发部队落实。
【卫生服务】 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原则,加强卫生所建设,选择1~2所医院
作为医疗定点单位,实施定点就诊治疗。新训期成立11人的卫生保障分队,每天巡诊、消毒,
确保新训顺利进行。完成灭火作战、综合演习、后勤专业比武和军事专业比武等重大任务的卫
生保障10次。在“6·26”森林火灾扑救中,8名军医、22名卫生员参与实施卫生保障,分发驱
蚊、感冒、烧伤膏等药品 400多盒。加强卫生宣传和引导,开展官兵基础健康、卫生常识、心
理健康教育,提高防治传染病、预防群体性中毒、常见病诊治和救治烧伤能力。
(陈向华 供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