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十一五”概述】 “十一五”期间,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
心工程,全面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两网”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行为,重大活动期
间食品安全得到有力保障,食品药品市场总体上处于安全、有序、可控状态。全区食品药品安
全“两网”建设覆盖率100%,全区67个乡镇、林场均建立食品药品监督协管站,聘请 228名食
品药品监督协管员,在81个行政村建立食品药品信息站,聘请 165名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构
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以专业监管为主体,以协管员和信息员为补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立
体管理格局。药品供应网络以药品零售连锁供药、集中配送为主要模式,在各村屯设立药品供
应专柜,解决农村供应药品难问题,实现农村与城镇药品同质同价。在食品药品监管“两网”
建设中,漠河县成为全国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和全省食品安全建设示范县,标志着全区食
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争取中央财政、省级配套资金 350万元,维
修三县三区(漠河县、塔河县、呼玛县、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用
房,改善办公条件;每人配备电脑一台,实现电子化办公。全区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备
行政执法专用车22台,价值 364.5万元;配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影机等科技装备,提高行政执
法办案水平。争取到的国家局和省局药品检验仪器设备陆续到位,总价 380余万元,提高食品
药品检验检测能力。以高层次建设“森林型”监管队伍和系统文化为目标,每年参加全省食品
药品安全监管队伍培训。通过优质服务,引进外地药品生产企业在大兴安岭地区建立一家中药
饮片加工厂,填补全区没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空白。野生药材保护与开发走在全省先进行列,
建立1个野生药材人工抚育补植科研基地,3个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得到省政府批准, 4种野生
药材品质得到全国药品权威机构品质鉴定。编制完成全区《寒温带野生药材开发与利用建设项
目五年规划》,列入到全区“十二五”规划中,得到行署立项。
【综 述】 2010年,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以保安全、促发展为根本,努力
把大兴安岭地区建设成为药品安全示范区、食品安全保障区、野生药保护区、北药 GAP种植基
地群”的工作思路,树立“监管为了发展、监管服务发展”理念,切实做到关注民生、服务发
展,确保全区人民饮食用药安全。通过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监管力度,确保
旅游景区、高考时期、“夏至节”、“北极光节”和“蓝莓节”等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全年无
群体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全年出动执法人员780人次,车辆320台次,平均每天有 2名执法人
员在市场检查工作;立案查处药品违法案件47起,全部结案,收缴罚没款12余万元,取缔非法
野生药材收购点8处。
【食品安全管理】 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学生高考定点餐饮店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及
元旦、春节、“五一”、端午节等节假日食品市场安全大检查。开展夏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加强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整治,在餐饮环节重点开展打击“地沟油”
专项行动及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采取措施确保旅游景区、高考时期、“夏至节”、“北极光
节”和“蓝莓节”等期间食品安全,全年无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
【药械市场管理】 全面贯彻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落实药品
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对 307个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实施全过程监管、全覆盖检验。全年查
处违法案件48起,收缴罚款13万元。严格执行行署颁布的野生药材禁采令。全面停止发放三种
野生药材(黄芪、苍术、赤芍)的“三证”(采药证、收购证、运输证),盗采乱挖野生药材资源
得到有效遏制。监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大兴安岭地区被省局确立为全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
设三个试点地市之一。
【野生药材管理】 提出争取“中国寒温带珍贵中草药保护与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地委、
行署将其列入到全区“十二五”规划中。 6月初,完成古利库黄芪、呼中区大西沟原麝、松岭
壮志草苁蓉三个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的科学考察,编制可行性报告。6月 11日,召开专家现场
评审会,通过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 8月末,省政府初步批准,省野生
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局进行相关批准程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为黄芪、苍术、五味子和草
苁蓉四种野生中药材进行品质鉴定,报告正在撰写中。这是第一次全国权威药品检验机构为一
个地区药材品质进行鉴定。中国药材标本馆内为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药材开辟专区,展示、保存、
宣传野生药材优势。
【科研基地】 野生药材人工抚育和补植科研基地于2009年 8月由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
保护管理局批准成立,是全省第一个省级野生药材人工种植补植研究机构,2010年 5月开始基
础建设,7月投入使用。科研基地占地450公顷,办公、科研用建筑房屋 200平方米。现有野生
狠毒大戟生长区、野生黄芪生长区、野生金莲花生长区、黄芪种植区、野生苍术抚育区,面积
100公顷。人参(高丽参)种植试验区,已经人工种植800平方米;黄芪种植区内人工种植2000平
方米;高山红景天移植区内人工移植3000棵;返魂草移植区内人工移植约3000棵;野生苍术抚
育区面积100公顷,已经人工抚育5公顷。
【培训学习】 坚持完善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采取日常学习和集中培
训方式。组织学习 《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物权法》及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参加省局组织的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
员培训,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员培训, 新闻宣传人员培训,食品药品监管队伍能
力建设培训等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工作水平。
【行政审批】 行政审批事项进驻行署行政服务大厅,明确 2名工作人员为行政审批中心
派驻首席代表。将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项目的办结时限由原来法定30、15个工作日,逐
步缩短为 5个工作日。窗口突出位置展示有公告牌、办理事项告知单、办理事项程序流程图,
向申请人免费提供办理项目所需申请表格式文本。受理行政许可22件,全部办结,没有出现超
期或违法的情形。
【宣传活动】 利用“3·15”、“4·1”、“6·25”等法制宣传日和法律大集,采用发
放宣传单和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宣传健康饮食和安全用药常识,提高群众依法维权意识。
【服务医药企业】 现场指导帮扶,使北奇神药业通过国家 GMP认证;提前介入,帮助北
天原中药饮片厂设计厂房厂址,并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正在抓紧施工, 2011年3
月份投入生产,并可申请GMP认证;推进鹿养殖业GAP认证工作,邀请省局专家二次到新林指导,
基础材料正在完善;加快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GMP认证,邀请省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李密处
长三次来大兴安岭地区对塔河超越、新林兴安鹿业保健食品生产厂房进行 GMP初审和认证,给
予现场指导;参与东北亚集团的二氢槲皮素提取项目洽谈。
(张晓英 供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