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
【“十一五”概述】 “十一五”期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
线,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转变服务观念,
拓展服务内容,增强为家庭服务的能力。在资源整合、服务模式上寻求新突破,打造面向全人
口和生命全过程的特色服务品牌。2006年起,大兴安岭地区作为全省第一家“中国人口早期教
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拥有 600平方米的人口早教示范基地,过硬的师资队伍,在全国
步入先进行列。2009年,行署有机整合卫生、妇联、民政、人口计生等公益性管理服务职能,
实施包含免费增补叶酸、免费婚检服务、免费早期教育指导的“幸福惠万家”项目,提高出生
人口素质。全区免费发放叶酸7350盒,开展免费婚检医学检查2318例。工作案例被《全国人口
计生系统践行科学发展观100例》收录,3次应邀出席国际学前教育学会年会。加大全区人口和
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状改革力度,调整考核指标,实施责任状分档兑现,形成争先创优的工
作导向。全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兑现率连续两年达100%。2010年,按照省“惠家工程”的总
体部署,全面实施龙江幸福宝贝项目、生殖健康促进项目、计生关怀关爱项目、阳光计生维权
项目,增强为家庭服务的能力。全区“惠家工程”星级示范单位达标率30%以上。同年6月,全
省“惠家工程—龙江幸福宝贝项目”现场会在大兴安岭地区召开,将全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经
验向全省推广。全区“站院合一”的计划生育服务站模式,有机整合了计划生育服务、健康体
检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通过优质服务“百村行”活动的开展,扩大了服务范围。在技术资源
上实现横向整合,在工作模式上实现上下、城乡联动,避免资源浪费。“百村行”活动年覆盖
村(居)35%以上。至年末,全区总人口为52万人,人口出生率5.05‰,人口自然增长率-0.99‰,
符合政策生育率98.34%。2010年,地区计生委获全省绩效考核工作创新奖;被评为全省人口计
生系统先进集体。
【综 述】 2010年,以全省开展的“惠家工程”为统领,推进“幸福惠万家”项目建设,
全面实施龙江幸福宝贝项目、生殖健康促进项目、计生关怀关爱项目、阳光计生维权项目,着
力增强为家庭服务的能力。在资源整合、服务模式上寻求新突破,强力打造面向全人口和生命
全过程的特色服务品牌,取得显著成效。年末,全区总人口52万人,人口出生率5.05‰,人口
自然增长率-0.99‰, 符合政策生育率98.34%。被省人口计生委免检确定为完成目标责任制和
绩效考核工作优秀单位。各县(区、局)、古莲河煤矿分别兑现与行署签订《2010年人口和计划
生育目标责任状》。组织部、宣传部、公安局、人保局、广播电视台、报社、财政局、民政局、
教育局、工商局、卫生局、农委、文广新局、财务部14个综合治理部门分别兑现与行署签订的
《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状》。行署人口计生委被评为2010年度全省人口计生系
统先进集体。
【宣传教育】 以“宣传进万家”项目为依托,实施高层倡导促进计划;以“唱响国策曲、
幸福惠万家”百日宣传活动为载体,实施生育文明促进计划;以人口文化大院建设为引导,实
施“三新农家”促进计划;以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基地为样板,实施“和谐计生”促
进计划,全力营造“大宣传、大联合”氛围,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达标率85%以上。2月,行署在
加格达奇区召开“幸福惠万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项目暨“百日宣传活动”启动大会,各地人
口计生、民政、卫生、妇联组成“幸福惠万家”服务小分队,到乡镇村屯开展“唱响国策曲、
幸福惠万家”文艺巡演活动。行署人口计生委举办爱在金秋—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巡讲20多场,
400余人受益。 各地婚姻登记处、社区服务窗口、妇幼保健院等场所针对婚姻登记高峰期和人
口计生纪念日,集中开展“幸福惠万家”项目主题活动日,全区共制作“幸福惠万家”项目图
版85块、人口早教知识图版100块、印制宣传单20万份、宣传折页4万份。邀请加格达奇区妇幼
保健院专家在地区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幸福惠万家”项目专题讲座4期,设立“12356”人口
计生阳光热线,为育龄群众提供语音服务和定时人工服务。
0000303;[/$$p]
“百日宣传活动”启动大会(计生委 提 供)
【人口早教】 拓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模式,以兴安人口早期发展中心为示范基地辐射全
区;将开办幸福宝贝准父母学校、赠送“惠民大礼包”、推行“零距离”上门服务作为基层开
展工作的三个必选项目;利用现有的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社区及相关部门的公共资源和民
间资源,形成与社区联动开办的“体验大课堂”、与幼儿园开设的“共育亲子园”、协助农村
志愿者家庭开展“邻里亲子园”等终端服务模式,搭建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服务平台。使接
受教育人群获得专业、系统、规范、优质的服务。至年底,全区开办家长课堂 100场,免费入
户个案指导和测评500余人次,建立宝宝个性化成长档案200份,为适龄妇女免费发放科学育儿
口袋书1.2万册,惠民礼包3200份,叶酸7850盒。直接受益人群 1万人次。6月,全省“惠家工
程—龙江幸福宝贝项目”现场会在大兴安岭地区召开,将全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经验向全省推
广。
【“惠家工程——龙江幸福宝贝项目”现场会】 6月26日, 全省“惠家工程——龙江幸
福宝贝项目”大兴安岭现场会在加格达奇区召开,会议总结实施“龙江幸福宝贝”项目以来工
作成果,部署下步工作任务,交流各地工作经验,促进“龙江幸福宝贝”项目科学、规范实施。
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曲秀琴出席会议。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林管局副局长李廷祥出席会议
并致词。会上,各市(地)进行经验介绍,听取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专题讲
座。与会人员到兴安人口早期教育发展中心、卫东社区、光明社区、曙光社区、红旗社区、职
业学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各市(地)人口计生委主任、宣传科(处)长、科
技科(处)长;各县(市、区)人口计生局局长,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计生委负责人;省人口
计生委宣教处、科技处、法规处和省人口计生宣传中心、省人口计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参加
会议。
【优质服务】 在各中小学校开设人口课,对中小学生进行人口国情国策和青春期教育。
利用第二课堂、黑板报、知识答卷、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青春期生理、
心理、保健等科学知识。 6月,在地区职业学院举办“绿丝带青春健康”走进大学校园启动仪
式,开展以“同伴教育”为主要形式的青春健康教育。 各级技术服务站继续开展“六心”(服
务真心、执法公心、咨询耐心、回答热心、工作细心、接受监督虚心)、“五声”(来有迎声、
问有答声、座有让声、访有回声、走有送声)、“三个一”(说一句暖心话、赠一套计生宣传品、
留一张生殖保健普查通知单)服务活动, 在岗人员持“技术服务人员学历证、计划生育上岗证、
技术职称证、执业(助理)医(护)师证”上岗,完善生殖保健档案和技术服务人员技术档案。漠
河、松岭、加区等地在服务站环境建设上下功夫,推行形象创新、规范、美观、温馨、舒适的
服务环境,增强计生服务站非医院化特色,营造家居化、人性化、温馨化氛围。各地按照资金
投向不变、配套比例不变、建设规模不变的原则,国债投资762万元,用于1个县站和13个中心
乡站的建设,基础设施和环境状况明显改观。 4月,行署人口计生委组织地区技术服务总站医
疗专家到加格达奇区加北乡幸福村和新林区新林镇、 翠岗镇开展“百村行”活动,免费为967
名育龄妇女进行妇检、化验、B超、乳腺诊断等,免费发放治疗药品 10余种,价值9000余元。
2010年,全区6台计划生育服务车累计下乡、村服务21台次,行程4万余公里,为边远村屯育龄
群众提供孕情环情检查、避孕节育服务8万余人次,生殖保健检查3万余人次。
0000304;[/$$p]
“惠家工程—龙江幸福宝贝项目”现场会专场文艺演出(计生委 提 供)
【依法行政】 在完善计划生育普惠政策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幸福工程”项目和“新农
村新家庭”计划,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生产、生活富裕。各县、区、局结合实际制定优先优
惠政策和办法,为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贷款120余万元。全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当年兑现率100%。
古莲河煤矿投入36万元,解决历史拖欠问题,使每名独生子女父母都享受到法律规定的奖励优
待政策。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事业单位兑现职工的奖励。对达到退休年龄的,给予
不低于3000元一次性补助的兑现率100%。整合“两免一补”、“春蕾行动”、“希望工程”等
救助资源,向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倾斜, 各地对考入大学的贫困计生户子女按不同等级奖励500
至5000元。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对计划生育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分别给予200元或300元的补
助。统一使用避孕药具领取卡、生殖健康普查通知单、计划生育四术免费服务通知单和更年期
妇女免费取环通知单,使育龄群众方便快捷地享受优质规范性服务。
【综合治理】 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根据人口计生工作发展情况,统筹协作,形成
合力,共同推进。组织、宣传和地直机关工委在提干、发展党员和评先选优等工作中,征求人
口计生部门意见;文明办在地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评选中,将人口计生工作作为一项否决指标;
人口计生、公安、民政、统计、卫生、教育、人保七家单位建立多方或双方联系的人口信息互
通资源共享制度;工商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时把好验证关;人保、民政、工会等部门注重落实
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和奖励优待规定;宣传部、新闻单位、文明办、文体局、教育局、妇联、
共青团等部门围绕人口计生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及文明创建活动。各级人口计生部
门同科协、工会等部门,联合创办计划生育家庭产业联合会,免费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致富信
息、技能培训、技术支持、就业帮助等服务。
【信访工作】 落实信访责任制,执行《信访条例》。按照信访工作领导接待日制度的规
定,每周三、五行署人口计生委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亲自接待来访人员,解答来
访人员提出的问题,使上访人员得到满意答复。结合“百村行”、“三结合”、责任状考核活
动,走访近423户家庭,调查奖励优待政策兑现情况。为上级信访机关提供合理化建议8条、上
报信访信息4条、人民建议4条、发表信访理论文章《兑现政策与解决难题》,作客地区电台直
播间2次答复咨询者提出的问题。2010年,接待计划生育来访、咨询100余人,通过宣传、解释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使来访、咨询者满意而归。信访工作连续13年获优胜。
【避孕药具管理】 举办药具工作人员培训班三期,县级培训率100%。进行人口和计划生
育药具系统“三基”(业务管理、政策理论、知识技能)岗位练兵和知识竞赛。全区新版计划生
育药具购调存系统升级工作全面完成,运转正常。依托社区设立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或自取箱,
制作避孕药具知识宣传图板,提高育龄人群掌握避孕药具使用知识。全区药具工作人员实行持
证上岗,各区村(社区)发放药具及时率、随访率、群众满意率均100%。
【地林直工作】 按照《大兴安岭地区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地林直机关 2010年人口和计
划生育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 地林直机关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调整人口计
生领导小组,健全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奖惩措施到位。改变考核方
式,年末考核评估采取集中考核方式,各单位相互交流经验。并将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纳入职工学习计划,按季度进行学习。在推进女性生殖保健普查的
基础上, 倡导开展男性生殖健康普查。全面落实各项奖励优待政策, 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一票否决”制度,全年无一起计划外生育案件发生。
【协会工作】 各级计划生育协会以服务群众为主线,开展生育关怀活动。通过“亲情牵
手”、“青春健康行”、“艾滋病预防”、“进军营”等活动,建立亲情结对子。全区协会干
部结成帮扶对子 50个,投入帮助资金2万余元;社会各界人士结对子 300多户,投入帮扶资金
8万余元。开展“两争两为—做千件好事”活动。2010年,全区共为200多对大龄青年牵线搭桥,
结为连理;为2000多名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信息,实现下岗再就业;为生育关怀户和人口计生工
作者赠送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单34份。“5·29”活动期间,走访慰问留守儿童 11人,送慰问
金3000余元。呼玛县、塔河县、图强林业局、加格达奇区等地通过从红十字会中拨专款和自筹
资金的方式建立人口计生救助基金。全区使用计生救助基金16 500元,救助20户贫困计划生育
家庭。
(秦 威 供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