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一是继续探索建立与产业特征相适应的旅游管
理体制机制。通过筹建市旅游规划发展委员会和旅游工作联席会议,整合涉旅部
门行政职能,将发改、财政、规划、城建、工商、物价、质监、安监等部门全部
纳入旅游建设与管理机构,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大旅游工作格局。二是提
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2013年,本市将筹备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出台《关于
全面推进国际森林生态旅游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伊春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和关
于旅游文化、旅游商品、旅游交通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涵盖旅游业发展
的方方面面,对旅游企业从资金、财税、土地、林地、环评、卫生等诸多方面给
予支持,从政策层面上为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全面提升旅游产品。一是调整产业布局。围绕“森林避暑养生度假”产业定
位和观光游览、休闲体育、会议会展、养老养生四大产品体系建设,在景区景点
开发建设和旅游线路编排上,充分体现旅游“回归自然、回归文化、回归健康、
回归参与”的内涵,根据新老景区的地理分布,构建北、中、南三大旅游集合区,
并通过交通网络的串联和对产品的优化组合,推出观光运动、养生会议、航行自
驾三条精品主体线路和南部大环线、南部小环线、东部环线、北部环线四条旅游
环线,最终形成小兴安岭“干”字形旅游产业布局。二是加强景区建设和产品设
计。整合透笼山、日月峡,打造夏季漂流、冬季滑雪的综合旅游区;开发乌带精
品线路,打造带岭凉水景区和西岭旅游功能区、野生动物观光园;重点抓好汤旺
河国家公园、梅花山风景区、嘉荫旅游区、日月峡风景区、桃山雪地温泉森林度
假旅游区、翠峦英格兰水城、伊春汽车风情小镇、西岭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等旅
游项目建设;加快汤旺河旅游名镇建设和五营、朗乡、金山屯、新青等风情小镇
建设。
培育和挖掘客源市场。一是不断加大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力度。按照硬广告与
软公关相结合、全国宣传与地面定向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原则,
集中资金,依靠龙广台、航空、携程网等热点媒体进行宣传,打响伊春旅游品牌。
二是挖掘重点客源市场。在我市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线客源地,依托当地龙头
旅行社建立伊春旅游营销中心,采用点对点的方式,由营销中心负责在当地发布
伊春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广告,市政府通过宣传资金补贴、招徕客源奖励等方式,
扶持营销中心健康发展,促进客源市场开拓;借助龙广台在省内受众面大、呈现
度高等优势,委托其策划几次大型主题活动或招募自驾游团队来本市旅游,以此
推动哈尔滨中转客源市场和大庆、佳木斯、鹤岗等周边客源市场的开拓。
实现旅游要素提档升级。一是抓好旅游家庭旅馆建设。以中心区为试点,对
家庭旅馆进行入户统计,联合各相关部门共同出台《伊春市家庭旅馆管理办法》,
统一全市行业管理标准。同时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指导家庭旅馆统一标
准、统一风格建设。二是不断完善旅游交通网络。继续增加航线,争取团队票数
量,加大机票打折力度,吸引旅游团队包机;争取恢复旅游号列车,特别是增开
夜间列车,满足旅游团队的需求。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车队市场,以成立汽车
租赁公司或个人车辆加入公司的形式,提高伊春旅游车辆总数,满足高中低档不
同的用车需求。三是加快旅游商品纪念品发展。成立市级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在
木制工艺品、森林绿色食品、药材药制品等方面,加大科研和创新力度,不断推
出创意独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美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并通过旅游商品设计
比赛等方式,进行优胜劣汰。
抓好旅游节庆活动。继续办好、办精杜鹃花观赏节、国际森林生态旅游节、
国际蓝莓小姐大赛、五花山观赏节、森林冰雪欢乐节等旅游节事活动,积极争取
国家或省旅游局支持,提升节事活动层次。并按照小办节、大炒作的宗旨,一方
面将节庆活动逐步市场化,节约政府开支,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和事件营销,提
升节庆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充分发挥林都伊春旅游联盟的平台作用,积极
申办各种旅游协会组织的活动,并吸纳更多客源地企业来伊春踏察路线,提升本
市在旅游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是旅游的重中之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
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观念,要把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
日程中,抓紧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信息披露、绩效考核等工作机
制,落实旅游安全监管责任。完善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旅游安全保障体制机
制,提高旅游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及重要时段的旅游
安全防范与管理,突出抓好交通、消防、食品等环节和狩猎、漂流、滑雪等方面
的旅游安全,同时积极推进保险产品在旅游活动全程各环节的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