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药业发展概况
北药业发展概况
一是突出区域特色,发展优势品种。坚持“主打平贝、稳定五味、
积极发展产业化对接品种”的思路,结合区域优势,推进发展骨干品种。全市平
贝生产呈上升趋势,留存面积达到2 218.2 公顷。五味子保持平稳发展局面,生
产面积达到1 364.93公顷。嘉荫县水飞蓟种植达4 082.67公顷。各地从区域特点
出发,引种了万寿菊、辽蒿本、返魂草、防风等新品种。二是突出产业化对接,
促进加工增值。各地种植户与企业进行对接,落实种植可就地加工的品种,逐步
扩大生产规模。铁力市根据葵花药业(伊春)公司主打产品康妇消炎栓的主要原
料使用中药材苦参,从陕西购进种子进行种植,获得成功,种植面积已达到5.33
公顷,在地产药材产加联合上走出了新路。南岔区采取药材+ 制药+ 农户生产模
式,为南岔格润药业定向种植供应返魂草,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3.33公顷;铁力
局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引进返魂草作为骨干品种进行发展,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
73.33 公顷;汤旺河区依托资源优势,为加工企业种植和改培苍术466.67公顷。
三是突出林下改培,合理利用资源。各地按照统一要求,加大林下药材改培力度。
桃山局改培林下五味子4 780 公顷,栽培林下参60公顷;乌伊岭区改培五味子261
公顷,穿地龙360 公顷,林下参93.33 公顷;乌马河区翠岭药材基地,改培五味
子、刺五加、林下参、穿地龙等60多公顷;翠峦区利用林地栽培林下参1 152.6
公顷,北山经营所种植户在90公顷林地撒下40多斤参籽,栽植170 多万株山参苗。
四是突出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全市27个省市级药材生产基地,在产品质量
和种植面积、养殖数量上都有所提高。红星区清水河平贝基地面积达到266.67公
顷;汤旺河区林下改培苍术基地达到400 公顷;上甘岭养殖示范户孟玉春,把养
蜂基地向其他林场所延伸,建立两个养蜂分场,2012年养蜂1 500 箱;乌伊岭区
建成8 个药材生产基地,总面积539 公顷;嘉荫县继续加大水飞蓟基地、养鹿基
地、五味子改培基地建设,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双丰局持续发展五味子基地266.67
公顷。桃山局养鹿存栏达到3450只,比上年增加267 只;养蜂2 500 箱,比上年
增加500 箱,并生产出4 个系列40多个品种的蜂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