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抗联纪实
第四节 抗联纪实
一、伪满时期西林白俄特务警管区的罪恶
日军占领佳木期后,成立了伪满三江特务分署。1932年,从哈尔
滨调来60多名白俄特务,大今西林粮食分局后院,成立西林特务警
管区,为关东军西林守备中队直接管辖。
西林白俄特务警管区总头目叫佐腾(小将军衔),另2名警官一个
是日籍警佐腾井,一个是白俄警佐伊诺夫。西林白俄特务警管区下
设2个警管分区:十八吉溜(今十八公里)警管分区,负责人是俄人二
旯计(警尉),苔青特务警管分区,负责人是俄人达木果夫(警尉)。这
两个警管分区配十多名白俄特务和各种武器装备。
西林白俄特务警管区的管辖范围是西林河与汤旺河汇口处的白俄
居民区(个新兴大街)、苔青劳工棚木营一线及伐木场、十八公里伐木
场及抗联密营一线。
日寇豢养的这批俄罗斯民族叛徒,在苏联国内反对列宁、斯大林
的红色政权,在我国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勾结日本人镇压东
北革命人民群众;盗伐小兴安岭红松木材;为巩固日伪政权,修筑汤
林线铁路。妄想长期霸占东北,支援“大东亚战争”。
这批特务是抗日联军最凶恶的敌人,他们通熟小兴安岭各处地形、
道路、桥梁、居民点;他们有熟练准确的枪法和滑雪能力。在西林
山头(卧虎山,今西林区中心),架起机枪,控制了四方的要道,凡
是来往上山下山的季节性山民,都要留下“买路钱”。他们可以任意抢
劫山民的木耳、蘑菇、金子,种植的鸦片、鱼、猎物,甚至枪杀山民。
山民们对他们恨之入骨,经常联合抗联战士捉杀他们。有时作为情报
舌头,捉活的押送到密营或抗联三军、六军令司部。
西林白俄特务警管区十八吉溜(今十八公里)分管区的最大罪恶
是,1938年秋,他们靠熟悉地形,出入方便,破坏娘娘宫抗联三军被
服厂,枪杀了为抗联工作的肖把头。
二、抗朕三军被服厂在西林
1936年8月,北满省委决定,在小西林河上游密林深处老道庙
沟、娘娘宫一线建立抗联三军被服厂。这里比较隐蔽,距离日寇要
勘察修建的铁路(南岔~伊春)尚有30多里路,也便于随时侦察敌人
的行动。翻过南山便是糖梨川(南岔),赵尚志的三军司令部。省委决
定抗联女战士、年轻的共产党员金伯文(鲜族)担任党支部书记,指派
陈大姐(静芝)为厂长,长址设在沟南山麓间把头家(4间木克楞房),
从通河调来王正来,于延秀、于桂珍、于秀珍、洪名书、金碧荣、张景淑
金玉善、姜心玉、张其书、朴景淑等人,配备1台旧马神(日本缝纫机)。
这个厂一共由15人组成,除阎把头、小把头外、都是女同志,有11人
是朝鲜族。被服厂的阎把头带小把头在这一带下套子、挖陷井、设趟
子营,每半个月搜山一次,搞一些熊、狍子、野猪等猎获品,支援我
军肉、油等物。
这批搞联女战士基本上是以手工缝制单、棉衣,其原料来源靠缴获
于四炮山林警察大队及鬼子的后方战利品。衣料多是白花其布,战士
们用山上剥来的黄波萝树皮、柞树皮熬水,做染料,把布染成绿黄色,
制成军衣,与山林自然景色相近,便于伪装杀敌。被服厂的战士经常
利用夜晚和雨天,跋山涉水,忍饥挨饿下山为抗联分队背运棉粮和储
存的弹药等物。
1937年4月,李兆麟杀了一匹老马来慰问伤病员,由金伯文、于
秀珍护送去糖梨川。当日,被服厂被老白党告密,阎把头得知消息
后,向陈静芝厂长汇报,决定立即转移,全体同志在陈厂长率领下,
把物资顺利地经糖梨川转移到帽儿山省委留守处。是夜,日寇小分队
袭击被服厂,小把头壮烈牺牲,厂址被鬼子放火烧毁。痕迹至今独犹
存。
1937年秋,赵尚志命一团团长宋喜彬率部,为保卫北满省委出击
西林日寇警备队讨伐分队,毙伤敌20余人,并歼来了老白党牧务分队。
三、李兆麟将军过西林
1936年,北国仍是冰雪覆盖着大地,封锁着小兴安岭的森林道
路,只有汤旺河岸上的马爬犁可以畅通无阻。
利用这大好的战机,抗联六军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张寿笺)将军亲
自率领四团一部(戴洪彬团长带队)及汤原县洼区游击队一部(区委书
记李凤林带队),共100多勇士乔装轻骑,组成的奇袭分队,从浩良河
出发,乘马爬犁奇袭老钱柜。
老钱柜在令伊松河北岸,属友好区境内,是伪汤原县森林警察大
队长于四炮和日寇森林指导官的大本营。他们为了修筑汤林线铁路,
盗伐木材,在这里设立了统治劳工的北进株式会社大柜,盘剥着劳工
和当地群众。
据当年在苔青当劳工的王凤桐老人回忆:“把头带我们从南岔步行
北上,一路上劳工尸体到处可见,狼撕狗咬,臭不可闻!”这惨状激起
了东北人民的代表——中共北满省委的愤怒,决心拔除这个万恶的日
寇据点,严惩汉奸走狗,收缴战利品供应前线。
李兆麟将军率领奇袭轻骑分队经南岔进行短暂的休整后,继续沿
汤旺河挥师北上。当尖兵班抵达五间房(今西林南两公里处)附近,月
光下展现前面500米处有1马爬犁迎面驰来,前哨尖兵班立即以神速
的动作卧倒准备射击,并命令他们:“举起手来!”缴械后,搞清他们
是于四炮派出的沿江巡哨,共4人,其中五炮宋喜彬是于四炮的盟弟,
他带队沿汤旺河冰道夜间巡逻.当了俘虏。
李兆麟亲自审问俘虏,并向他们申明了抗日救国,不当亡国奴的
大义,宋喜彬立即决心反正,参加抗日联军,作了我们的向导员。
(北上后,为民族解放献出了生命。)
在宋喜彬的引导下,奇袭分队于拂晓前到达苔青木营,一举俘获
了伪森警队长孟继生及其余部(外出巡逻的2O多人漏网)。立即召开了
全部劳工(200人)及外县马套子倒运木材的民工大会,李兆麟将军在
大会上慷慨激昂控诉了日寇在东北的暴行,号召“军民团结,还我河山,
决不当亡国奴。”会上同胞们献出了20多匹好马,把长途跋涉不堪再
战的老马换掉。奇袭分队休整后继续北上,奇袭老钱柜,一举捣毁了
敌巢。这一佳话至今流传在西林民众之中。
四、北满省委农场——小孤山
汤旺河流域是抗联三、六军的根据地,日寇占领佳木斯、汤原县
后,抗联的大分队到糖犁111(南岔)以北活动,大批密营驻扎在汤旺河
两岸密林深处。
1937年春(康德四年),中国共产党北满省委决定在汤旺河畔西林
境内的小孤山东麓组建农场。此地环境优美,依山傍水,交通方便,
土地肥沃。
抗联六军三师青年连长王明贵受命到小孤山,他带领1个班到西
林后找到手把头、方把头、阎把头等人,(季节性山民的头头,也是日
寇伐木材的劳工头头,有反满抗日思想,也有依附日寇剥削劳工血汗
的一面。)对他们做政治工作,争取他们参加到抗日队伍中来,同时告
诫他们在日本人里面不要作恶,隐蔽地为抗日做贡献。
王明贵组织这些人,发动群众与季节性山民,在小孤山东麓至汤
旺河一线建起了4垧多地的农场,种植玉米、土豆、黄豆、大烟等。
有力的支援了前线战斗部队。候启刚(北满省委干部学校教育长)率领
的干校学员及西征部队,路过此地也曾作整宿营。农场的生产,大大
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有力地支援了前进部队西征。王明贵多次率领
战士用水排和爬犁搬运粮食、土豆、鸦片供应前线和后方机关食用及
做为医治伤员的药物。
北满省委农场就是这样在日寇“拉大网”、“篦梳山林”、“铁壁合
围”、“合屯并产”、“大扫荡”等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保存下来了。西征后
抗联大部队北撤苏联境内,农场生产暂停。
1983年夏,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王明贵、伊春市人大常委会主
任高玉林(抗联战士)及王明贵的夫人贾纯一(哈尔滨铁路局总工会组
织部长)曾到西林回访,登上了小孤山,回忆当年在此地的战斗历程,王
明贵不胜感慨的说:“西林建设得象个城镇了,同志们要继续努力工作,
不要忘记当年先烈们的浴血奋战。”
五、痛击日伪学兵连
1938年2月,抗日联军政治军官(干部)学校到达帽儿山后,学员
张凤歧(原三军三师部保安队长)被分配到驻扎在富锦县七星砬子三军
三师四团一连任连长,不久接到上级命令配合友邻部队(二、三连)担
任主攻歼灭尖山子伪守备营学兵连。这个连是从伪国兵中抽调出120
人组成的新兵,他们均具有国民优级(高小)以上的文化程度,专门训
练成为侦察、堵截抗联部队的骨干。张凤歧连长接受任务后,召集连
以下各级指挥员,分析了敌情:敌人的不利条件是新兵多,没有战斗
经验;一部分人远离家乡,思亲念友,不愿在边远异乡,受训当亡国
奴;他们中,部分人有反满抗日思想,因此,战斗意志涣散。对我不
利的条件是,他们装备比我军精良,全连有6挺轻机枪,12支冲锋
枪,6门掷弹简(日伪小炮,射程50o米左右),“三八”大盖及马枪人手
1支,弹药充足。面对这部敌人,张凤歧强调一不能轻敌,掉以轻心。
二要在战斗过程中,加强政治攻势。各排组成喊话宣传小组,瓦解敌
人。三要分割穿插敌人阵地要快,充分利用夜暗配合友邻一举歼灭敌
人。
战斗在子夜打响,一连从七星砬子与尖山子之间的灌木林作为进
攻出发地,向敌人发起冲锋,神速地接进敌学兵连大院,首先冲入四
个墙角炮台。俘敌缴械后,占领有利地形,进行喊话:“中国人不打中
国人,缴枪不杀,枪口对准日本人,不当亡国奴!”敌学连兵队形混
乱,屋内屋外乱作一团,有人无目的乱打枪。这时,我外围各排向大
院内迅猛的投手榴弹,爆破手在四面院墙炸开了多处通路,冲入的
各排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一面喊话、一面射击。击毙敌人连长后,俘
敌大部,获轻机枪3挺,弹药10箱,大米、白面数马车。我军有轻微
伤亡,胜利返回阵地。
这一仗后,张凤歧提升为四团团长,率大部队出发,向西林方向
前进,渡汤旺河西征。
六、抗联西征时的前沿阵地——白林
1938年秋,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三师一部及第四团在三师政治部
主任侯启刚、四团团长张凤歧率领下,从富锦根据地出发,历经千辛
万苦,披星戴月,穿过小兴安岭东麓,强渡松花江及其支流梧桐河,
绕过鹤立岗,一路冲破日寇森警大队的层层包围及堵截,于农历8月
抵达小西林境内汤旺河中游白林对岸进行战斗,一举强渡场旺河进行
休整。
180多人的抗联先遣部队,渡河前砍伐树木制成木排,进行了强
渡汤旺河的战斗宣传,在茂密白桦林深处准备出发。但汤旺河两岸鬼.
子讨伐队以爆竹般的机枪向东岸射击,企图封锁河面,阻止我军渡河。
这时去往小孤山(北满省委农场)侦察回来的侦察员报告说:“亮
白毛子把头(我指派的农场负责人)提供情报:敌人山林队只有1个排
(30人左右)。”候启刚主任当即下令:“强渡开始!”张凤歧率领的机枪
班对敌岸机论阵地进行压制射击。抗联的木排,如离弦之箭冲向敌岸,
我军无一死亡,胜利地抢占敌人河防据点,迫使伪山林小队向糖梨川方
向逃窜。这次战斗,缴获敌洋白面9袋、大米300余斤,三八马枪、
大盖论子弹千余发。
当四团团长张凤歧乘搭的木排渡至距对岸50米时,由于木排拴
拉不固,分离下沉,张团长在富锦战斗时,左肋负伤的部位未愈,伤
口灌进了河水,直通大肠,无药医治生命危急。抢救上岸后,在白桦
林深处(今白林农场一线)休整3天,侯启刚主任立即召开了士兵大会,
从战士携带的大烟土中,抽出2两烟土为张团长治疗(当时战士分别
在背包中携带供止痛用的少量烟土)。
休整期间,食物为北满省委农场(个小孤山至河边)种植玉米,由
亮把头提供。解决了部队紧急需要,休整后继续西征,向铁山包(铁
力)急进。
1942年,退入苏联境内,张凤歧经手术取出腹部子弹,痊愈。
六、三号桥巧截敌军车
1938年,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进入了艰苦的阶段。日本关东军从
1934年的30万到1938年已增加至50万,他们对抗联各部队由南向
北分区包围,进行大“讨伐”,用“铁壁合围”,“蓖梳山林”,“来回拉
网”等战术进行大扫荡,并利诱汉奸、走狗大检举,破坏我地下组织,
捕杀我抗日干部。同时,又搞所谓“保甲联座、集团部落”进行“大并
屯”,企图把广大人民群众同抗联隔绝开来。
抗联战士在处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和党的
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鼓舞了抗联战士,北满省委在汤原县的洼峰召开了
扩大会议。为了应付日军这种严重局面,保存发展抗日联军开辟新的
游击区,决定由内线转入外线作战,进行西征。
这次西征是1938年6月开始的。从三江平原横穿小兴安岭,直到
铁力,在松嫩平原一带行程数千里。历尽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艰难
险阻。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抗日斗争的史诗。
西征胜利到达小兴安岭一带的第三、六、九、十一各军,于1939年
春,正式成立了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由李兆麟任总指挥,冯仲云任政
治委员。他们以小兴安岭山地为依托,灵活机动地开展了抗日游击战,
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配合了全国的抗战。
这时由糖梨川(南岔)到伊松(伊春车站)一线,日寇正紧张进行筑
路勘察,盗伐森林,终日硝烟弥漫,森林火灾不止。劳工的尸体到处
可见,老白党狐假虎威在卧虎山顶(现西林山)架设机枪,见有从山下来
采集山货的季节性山民就开枪射击,猖狂已极。鬼子的卡车、马车队
运载给养、弹药,来往如梭。三路军十二支队长戴洪彬(别称戴打头
的,原六军军长)、政委许亨植奉命打击这一带敌人的嚣张气焰,劫击
敌人的辎重、给养,供我前线分队战斗使用,伏击的地点选在查巴气和
五间房之间(今磷肥厂南三号桥)。这一带,林深草茂,如果战斗打响后
南北两方的敌人支援不上,便于我军运动、隐蔽、设伏和构筑堑壕与掩
体,劫击下来战利品便于向后方背运。戴洪彬、许亨植前一天率一排战
士将地形勘察完毕,立即构筑了二道堑壕及向后方运动的交通壕和各
种掩体。翌日拂晓前,进入阵地等待南合方向开来的军车。于上午10
时许,远方的马达声和车上鬼子的哇啦声,越来越近,1辆、2辆……
共是5辆卡车。一小队(排)鬼子押车,只听小队长嚎叫着:“前面的
米西米西”(到前面吃饭),“后面的八嘎牙路(后面走得慢的混蛋)。因
道路不平,鬼子的卡车慢腾腾的进入我伏击圈内。戴队长一声令下一
排手榴弹投向敌人。前面两辆卡车轮胎炸瘪了,后面的卡车被堵住了。
等鬼子跳下车来以后,大部分见了阎王。一个小队剩下几个鬼子躺
在轮胎侧面射击。我冲击上来的勇士们,用大刀、刺刀结果了他们的
狗命,无一漏网。紧接着过沙到后方的路上,瓦解了伪军,缴了他们
的枪支,释放了他们。命令:“回家不准再当伪军”。这一仗,按预定
作战方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许亨植率领缴获的全部战利品(大
米、白面、高粱米;弹药、机枪、步枪;布匹、医药。)运往密林深
处后方密营。戴洪彬臂部负伤,在五间房孙把头家养病,伤愈后返回
部队。
八、夜袭白俄特务分管区
1940年秋,抗联六军军长戴洪彬,派出1个侦察班袭击“毛子屯”
(白俄特务警管区的老巢):据白俄资本家雇佣工人孙树发提供的情报,
这些俄罗斯民族败类气焰嚣张,他们经常跃马提枪奔驰在精梨川(南
岔)关东军守备大队驻地和伊松(伊春)之间,作恶多端,为所欲为。当年
在苔者当劳工拉锯的老人王凤桐说:我们来往路过“毛子屯”不能歪头
往西看,若随便看一看,就可能被子弹击中脑袋。“解放后还枪杀过猎户
于胖子。”他们在我们这块神圣的国土上为虚作怅、奸淫、烧杀,刺探
抗联的行踪,伙同日寇“拉大网”、“南梳山林”,对这个恶贯满盈,骑
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敌人,老百姓恨之入骨。北满省委毅然决定:拔河
子,消灭他们!扫清西征路上的障碍。
侦察班从帽儿山出发,途经红石砬子,利用夜暗急袭“毛子屯”,
我英勇的侦察兵,密秘地接近敌人驻地——木克楞教堂测室。此刻,
敌人正在驻地酗酒作乐。战斗在子夜打响,这十几个敌人大部分被送上
了西天,无几漏网。这为民除害的战斗行动,大快人心,永远铭记在
西林人民的心中。神话般的抗联英雄们的事迹,至今流传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