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活习俗
第二节 生活习俗
一、服 饰
清末和民国年间,无论汉族和满族,男女多穿长袍、长衫。颜色男以毛蓝、足青为主,女
以花色为多。农民冬季爱穿“二棉鞋”和乌拉,腰间常系布带,汉族喜用狗皮帽子御寒。
朝鲜族男人和老年妇女喜欢穿素白衣服,年轻妇女喜着色泽鲜艳的绸缎。服装特点是男人
短衣长裤,妇女短衣长裙。
回族男女以长衫为主。多着青、蓝、灰、白颜色。男人常戴黑白色圆布帽,妇女头部爱蒙
青纱。
伪满时期,男人多穿短衣便裤,妇女多穿各式旗袍;伪机关工作人员穿“协和服”或西服,
学生多穿制服。
解放后,随着生活的提高,各族人民的衣着发生了很大变化。除朝鲜族民间保留本族的传
统服饰外,其他各族的着装基本一致。解放初期至70年代末,职工是冬夏都穿青、蓝、灰色制
服,干部穿吊兜中山服,头戴人民帽或前进帽,脚穿布鞋、胶鞋、大头鞋、皮鞋等。八十年代
以来,城乡男女的服装样式、色泽、质料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岁较大的干部仍穿中山服或
制服,年轻人盛行穿港装、西装。女人夏季时兴穿旗袍和各式各样的连衣裙以及西方的奇装异
服。质料完全是涤卡、涤纶、尼龙、毛料、的确良、毛衣毛裤、绒衣绒裤、羽绒服、呢子服、
泡沫、塑料鞋等。
二、饮 食
主食:宁安人向来以小米、苞米楂子、苞米面、大米、白面为主食。
近年随着生活的普遍提高,城镇人民多数把大米白面作为主食,苞米楂子、小米、大煎饼
等成了调剂生活的食品了。
蔬菜:夏季有菠菜、春白菜、芹菜、韭菜、春小葱、黄瓜、西胡芦、西红柿、茄子、辣椒、
豆角、大蒜、蒜苔等。冬季主要有大白菜、红萝卜、土豆、大葱、胡萝卜等。几乎家家都渍酸
菜。
副食:一般都吃鸡、鱼、蛋和各种豆制品。汉、满族喜吃猪肉,有的亦喜吃牛羊肉;回族
只吃牛羊肉,不吃猪、马、驴、狗肉和形状怪异的海产品;朝鲜族喜食大米、打糕、冷面,对
肉类无何忌讳,最喜食狗肉。
咸菜酱:咸菜、酱是宁安各族人民常吃的佐餐小菜。宁安人,春天喜吃大酱,入夏至冬天
吃盘酱(闷酱)。每年秋天家家用芥菜、桐蒿菜、香菜、芹菜、芥菜疙瘩、黄疙瘩、苤蓝疙瘩、
青萝卜、胡萝卜、大白萝卜、大辣椒、小辣椒、地姜等腌制各种咸菜。朝鲜族用大白菜、萝卜
丝、苏叶、山野菜、辣椒面腌制的各种朝鲜咸菜别具风味,也是各族人民爱吃的小菜。
三、住 房
旧时,达官、贵族、乡绅多住砖瓦结构的“四合院”。大多数居民住房以草盖土坯房为主,
坐北朝南,中间开门,中间屋有灶,西间为上屋,东间为里屋,均为纸窗、火炕。建房时在房
架上挂红布,并燃放鞭炮,表示吉利。朝鲜族房屋,多是以木搭架挂“拉合辫”抹泥的平房,
屋顶为四面坡,用稻草或瓦片苫盖。室内满炕,分灶厨、卧室、客室,中有拉门。
解放后,城镇住房除私产外,均由国家房产部门统一管理,新建房屋都是砖瓦结构的,一
般都是两室一厨或三室一厨。近年来,房产部门和私人还兴建了一些居民楼。居民自建平房和
各单位给职工建房,都是砖瓦结构或雪花铁房盖,独门独院黑大门。农村住房都是自建房,至
1985年末,全县有三分之一的住房建成砖瓦化,还有的农民自建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