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长
  刘海生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代代相续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上启下、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的文化系统工程。编修地方志不仅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一个地方的历史与现状,而且可以使人们从历史轨迹的追寻和各类现状的分析中,受到警醒和教益,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价过去、认识现在、把握未来,这就是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之所在。
  齐齐哈尔是一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边陲古城。虽建城时间较早,但因经济和文化开发相对滞后,新中国建设前一致处于缺失少时的状态。历史上仅见《龙沙纪略》、《卜魁风土记》以及《黑龙江外记》和《黑龙江述略》等记述齐齐哈尔风土人情的笔记式著述,也多出自清代戍文人之手,从未有过由官府主持编修的地方志书。新中国成立后,齐齐哈尔市人民委员会于1959年初,层组织人力编写《齐齐哈尔市志稿》,是在已成书的36部市志稿的基础上精编而成的。它纵涉古今,横陈百业,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真是地再现了齐齐哈尔市有史以来的沧桑变化,是齐齐哈尔市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主持编修的地方志书。它的出版发行,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全市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齐齐哈尔是一座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城市。早在建城之前,这里就成了清政府反击沙俄东侵的战略后防。建城之后,更以“扼四达之要冲,为诸成之都会”的紧要形势之地威震边陲。300多年来,多少志士仁人,为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为推翻日伪政权的黑暗统治,为支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为开发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留下了许多叱咤风云、震烁古今的历史佳话。这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业绩,理应载入史册,彰往昭来,垂鉴后世,发扬光大。英雄们不朽的精神,将像奔腾不息的嫩江水一样,永远滋润着这片美丽富饶的黑土地,永远激励着勤劳智慧的齐齐哈尔人民。
  齐齐哈尔也是一座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城市。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如今的齐齐哈尔已成为国家的重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昔日落后的消费性边塞古城,已变成城乡一体,产业配套,功能齐全,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城市。1984年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全国13个较大城市之一。齐齐哈尔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优越,具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现在,全市人民正沿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团结务实、艰苦创业,抢抓机遇,拼搏争先的精神,决心尽快把齐齐哈尔建成开放式、网络型、多功能、现代化的经济强市。
  《齐齐哈尔市志》是齐齐哈尔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全市人民和中外各界人士深入了解齐齐哈尔的窗口。通过《齐齐哈尔市志》的出版发行,将进一步激发广大鹤城儿女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无比热情,进一步推进“让世界认识齐齐哈尔,让齐齐哈尔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愿齐齐哈尔像美丽的丹顶鹤一样,在新时代的蓝天上展翅翱翔,飞向美好的21世纪!

  一九九七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