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节 庆安县概况

第十节 庆安县概况



  庆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呼兰河上游流域。北连绥棱县,西接绥化市,东
以依吉密河、安邦河为界与铁力市相望,南至黑山山麓与木兰县、通河县相毗邻,西南以泥河
为界与巴彦为邻,东北至二安山与伊春接壤。全县面积为5396平方公里。

  庆安县境地,清为呼兰副都统管辖,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905年1月29日)置余庆
县,隶属绥化府。民国3年(1914年)改为庆城县,隶属黑龙江省绥兰道。伪康德10年(1943年)
10月设置东满总省和兴安总省时,将庆城县更名为庆安县,归北安省辖。民国34年(1945年)东
北光复,庆安县隶属黑龙江省。1956年3月5日归绥化专员公署管辖。1979年2月28日归绥化地
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庆安县,最早称“于清街”,取之于人名。清代同治年间有一名叫“于清”的农户移居于
此,开垦荒地,后来便将此地取名为于清。设治时,以“于清”二字之音,取“积善余庆”之
意,正式命名为余庆县。后因与贵州省余庆县重名,故更名为庆城县,1943年又改为庆安县。

  庆安县行政区划为6个镇,12个乡,182个村,799个自然屯,1135个村民组,85337户
(见表2一12)。有342833口人。有汉族、朝鲜族、蒙古族、鄂伦春族、壮族等7个民族。汉族
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8.7%;其次是朝鲜族,占总人口的1.1%。庆安镇是庆安县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面积16平方公里,共设4个街道办事处,37个居民委员会,城郊有4个村。

  庆安县境内南北部多山,丘陵起伏,中部平川,河流众多。境内有大、小河流19条,其中
有10条小河,从山峦间流向内地,又形成9条河流,总流程596公里。庆安县土壤肥沃,水源充
足,森林茂密,物产丰富,是一处宜渔、宜猎、宜耕、宜牧,得天独厚的好地方。是全省生产
水稻、大豆的重点县份之一。全县平均气温1.7℃,1月份平均气温-23.3℃,7月份平均气温
20.6℃。年平均无霜期为128天,初霜日多在9月中旬以后,终霜日在4月末以后。年平均降水
量为582.5毫米。

  建国40多年来,庆安县的经济逐步得到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面貌
发生了根本变化。到1990年末,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6649万元,比1949年提高了12.4倍。

  庆安县农业,主产作物为水稻、大豆、玉米、小麦等。全县有耕地面积1551759亩。其
中,水稻面积为362162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3.6%。1990年全县总播种面积为1530498亩,
总产量为282256吨,产量比1949年增长1.6倍,净增172904吨。

  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显著提高。1990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10.4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538台,
小型拖拉机3776台,大中小型配套农具4992台件。田间非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有很大提高。

  水利事业发展很快。建国初仅有水田4.3万亩,到1990年全县有水田面积为427395亩,比
建国初增加了8.9倍。水利设施有很大发展,有灌溉工程设施579处,有效灌溉面积357200亩,
打机电井3157眼,有中、小型水库3座,除涝面积132500亩,治理水土流失261000亩。

  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林木总蓄积量达640万立方米。县属林业年采伐量10万立方米,林业
生产发展很快,到1990年末,造林面积为59276亩,比建国初增长49.9倍。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到1990年末大牲畜存栏数为41346头,其中黄牛22410头,奶牛
3610头。另外,有奶山羊1852只,绵羊4120只,生猪103254头。

  丰富的水利资源为发展渔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990年渔业产值达1562万元。

  建国初期,庆安县的工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主要以小手工业作坊为主。
建国40多年来,经过重点改造建设,工业企业相继发展起来。到1990年末,全县有机械、钢铁、
建材纺织、酿酒等企业117家,年总产值达17745万元。村办工业1540个,产值达1927万元。
工业产品纳入省计划的有2个品种,被评为省优的9个品种。工业产品除满足本县需要外,大部
分销往全国各地,有的产品还远销国外。庆安童帽厂的产品销往新加坡、日本、莱索托。

  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县内有铁路干线1条,县乡之间、乡村之间的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
达。哈伊公路横跨全境。1990年末,公路客运完成13446千人公里,公路货运完成14497千吨
公里。

  邮电通讯事业有很大发展。1949年全县邮路总长仅180公里,到1990年全县各乡村都普遍
通邮,邮路总长发展到2000多公里,比建国初期增长9倍多。邮政业务已实现了机械化、半机
械化。农村邮电所建国初只有1处,现已发展到18处。县城电话已实现了自动化,增加了电传
打字、电报、传真等现代化通讯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逐年迈出新步伐。县镇由原来的3.3平方公里,扩大发展到5平
方公里。城内道路有357条,其中,主干道3条,已修成了柏油路,有一条次干道,修成了水泥
路面,镇内大街小巷道路达到沙石化。主要街道全部安装了路灯。城镇街道两侧植树100多万
株,庭院植树近万株。城镇绿地覆盖率达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平方米。城镇96.4%的居
民用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率达95%以上。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有很大的改善,由砖木结构平
房向楼房发展。1984年开始建设集中供热区,现在集中供热面积已达1000多平方米。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庆安县城乡市场十分活跃,商业销售网点遍布全县,贸易额逐年增
加。1990年全县商业饮食服务网点2292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883.4万元。农副产品收购
额17592.4万元。出口商品收购额263.8万元。

  庆安县的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90年全县有普通中学36所,其中,初中33所,高中2所,
完全中学1所,中学在校生19790人,比建国初期增长83.2倍。有小学196所,在校生49882人,
比建国初期增长1.8倍。教师队伍逐年扩大。全县有小学教师2400多人,中学教师1100多人。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县有文化馆,各乡镇有文化站,城镇有影剧院5座,各乡镇有电影放
映队,县城有图书馆1座。全县广播网络总长1000多公里,农村广播入户率达70%,电视覆盖
率为100%,边远的山区都可清晰地收看电视节 目。

  医疗卫生条件有很大改善,全县有各种医疗机构34个,病床436张。有卫生技术人员803人,
其中,有各类医师353人。三级卫生医疗网的条件进一步改善。治愈率达87.3%,病死率下降到
0.51%。

  改善体育设施,培养体育人才,现有标准体育场1处,少年体育学校1所。县农机厂工人姚
振宇曾代表国家伤残人参加国际伤残人奥运会,曾多次夺得金牌和银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未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达21456人,
工资总额达3345.2万元,人均工资1565元。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5543人,工资总额618.3万
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9074万元,人均收入605元。1990年末银行储蓄存款余额9395万元。保
险费总额为147万元,保险赔付率为47.2%。保险事业的开展,在抵御灾害损失,增进社会福利,
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庆安县的乡镇一览表
  表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