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寺庙 一 蒙古族寻盾
杜尔伯特旗从清乾隆年间开始兴建寺庙,至清宣统三年(1911),全旗有寺庙11座,喇嘛仓
8处,其中较大的寺庙3处。
旗庙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旗札萨克决定兴建旗庙。初建地址选在东吐莫马场东南方,
建筑规模不大,仅占地 6.3方丈。由于地处偏僻,又远离札萨克府,举行各种活动不便,因此
把旗庙迁至那古拉(今诺尔)西南 6华里处重建。建筑规模较大,寺庙的主殿、配殿共占地41.4
方丈。整个工程尚未竣工,喇嘛患传染病,病逝多人,札萨克认为寺庙建于此处不吉利,又迁
移乌勒吉特和莫(今大庙)的东侧重建。前后经 6年时间,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旗庙建成,
定名为乌勒穆吉,特古斯,巴雅斯吉朗图。查干黑得,汉译为富裕正洁寺,俗称大庙。后期陆
续扩建,至清末,占地总面积 2.7万方丈,包括一寺、五庙、二仓。一寺:富裕正洁寺;五庙:
三努图克庙、五努图克庙、七努图克庙、千佛庙、达喇我赫庙(神女庙);二仓:前仓、后仓。
寺外还有特为外旗喇嘛建筑的喇嘛仓。
富裕正洁寺主殿佛堂奉如来佛圣像,佛身用 120两黄金铸成。前殿佛堂供奉关羽圣像、五
殿阎君圣像,后殿佛堂供奉玉皇大帝圣像。五庙则分别供奉观世音菩萨、关羽、山神等各路神
像。其中千佛庙供奉罗汉、菩萨等神像 1 000尊。神像均为铜铸,每尊高尺余,姿态各异,形
像逼真。达喇我赫庙位于富裕正洁寺门前的西南角上,建筑规模小,佛龛内供一双女神鞋。
富裕正洁寺第一世阿扎喇嘛(活佛)是哈喇毛日图,住庙喇嘛70多人。寺内组织机构严密,
职事喇嘛按职衔分工,管理全寺内外一切事务。喇嘛的诵经、生活、行动等都有全套森严的法
规制约,喇嘛违犯法规将受到严厉的惩处。
富裕正洁寺组织机构
阿扎喇嘛,被认为是佛主的化身,因称佛爷喇嘛或喇嘛活佛。即是富裕正洁寺的活佛,又
是全旗喇嘛的活佛;即被喇嘛们信仰,又被全旗蒙古人信仰。
大喇嘛,每座寺庙只设 1人,权力仅次于活佛,只有他才能和活佛一起议事,总管和主持
寺庙内的一切事务。
葛布黑喇嘛,寺庙的监察喇嘛,监督寺庙内的宗教法规、各项纪律、道德修养的执行情况,
对违犯经堂法规、私入民宅、吸烟喝酒以及赌博的喇嘛,葛布黑喇嘛可用乌兰木托 (红色的木
棍)责打,严重者直至开除出庙。
德莫西喇嘛,主要负责寺庙的日常事务,协调内部关系,对外联络等。
常斯达喇嘛,负责寺庙的财经、膳食、起居、行装等方面的后勤事务。
翁斯达喇嘛,也称大经头喇嘛,指导喇嘛诵经。经会期间领读经卷,掌管喇嘛学习经文,
考核喇嘛学习经文成绩等。
富裕正洁寺除每天按时念经外,一年还举行 8次经会。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十五日,为麦
德尔经会,诵甘珠尔经。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为玛尼经会,由葛布黑喇嘛指定一部分喇
嘛参加。在玛尼经会期间,禁忌一切肉食,同时参加经会的喇嘛,每隔一天绝食绝水 1天。五
月份的经会,为呼日乌苏(求雨)经会,没有固定时间,选择吉祥日子诵经 7天,祝愿风调雨顺。
六月初四至初九日,仍为麦德尔经会。诵甘珠尔经。六月十五至八月初四日,为伊日乃经会,
由葛布黑喇嘛指定10人参加,主要歌颂十八罗汉。七月二十六至八月初一日,仍为玛尼经会,
经会期间禁忌肉食,喇嘛们轮流诵经,日夜经声不断。八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为当石得经会,
点燃一千盏佛灯,纪念宗喀巴诞辰。十二月二十六至三十日,为辞旧迎新经会。经会是非常严
肃的活动,每次经会开始时,要吹 3次“冬”(海螺号)作为信号。喇嘛们听到第一次海螺响,
各自从住宅前往经堂。第二次海螺号响时,所有喇嘛都必须赶到经堂门前。当第 3次海螺号响
时,正殿门大开,从经堂里走出葛布黑喇嘛,手持乌兰木托,站在经殿前监视,喇嘛们依次进
入经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开始诵经。如果喇嘛违犯经堂纪律,或诵错经文,都要受到严厉
的惩处。
富裕正洁寺的职事喇嘛参加经会时,每人手中都持一件法器,除在集体诵经时用,同时也
是权力的象征。大喇嘛左手持敖其尔 (3寸长,两头尖,上面刻有各种图文的铜器),右手持达
幕乳(小型皮鼓);还有洪赫(小铜器),诵经时作为信号用;呼木哈(高装的紫铜壶),里边装圣
水,插一根孔雀翎,用以洒圣水。葛布黑喇嘛手持一根乌兰木托法器 (一寸五分见方、长一尺
八寸五分的四楞檀香木棒,一面雕刻法轮, 一面雕刻宝剑;另两面雕刻莲花和宝石)。如果喇
嘛在经会上诵错经文,不执行训令,或违犯宗教法规,可用此法器打死无论。翁斯达喇嘛用一
对“羌”(大钹)。其它喇嘛分别用其木根布热(羊角号)、伊和布热(牛号)、毕西固热(唢呐)、
衡日格(羊皮鼓)、冬(海螺号)等。
富裕正洁寺喇嘛僧服主要有班斯勒(有结带的筒裙),单、夹、棉、皮等多种,多为白、蓝
色。因为喇嘛从不穿长、短裤子,即用筒裙代替下衣。道得吉(上衣),长袖,衣襟上有布带。
大喇嘛穿黄色道得吉,其它有职衔的喇嘛穿蓝色黄袖的道得吉,一般喇嘛则穿蓝色道得吉。达
嘎玛(袈裟),达嘎玛象斗篷一样披在身上,大喇嘛披黄色红领的达嗄玛,有职衔的喇嘛披绣有
狮子头和各种色线穗的达嘎玛,一般喇嘛则披蓝色黄领的达嘎玛。沙格斯日(僧帽),形如鸡冠
前高后低,上扁下宽,无遮无沿,上端是线穗,均为黄色。瓜特勒(僧靴),靴尖如鹰嘴,靴靿
绣各种花纹。
富裕正洁寺的喇嘛早饭吃炒米,喝奶茶,午、晚饭则以稷子米、小米饭和牛羊肉,在经会
期间,集体吃肉粥。住宅,多为砖瓦结构的平房,或土木结构的草房。一人一毛,也有的喇嘛
与沙比(徒弟)同居。喇嘛非常讲究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不饲养家畜家禽。喜独居生活,一般
不与平民百姓接触。
富裕正洁寺喇嘛的娱乐与宗教活动同时进行,每逢麦得尔经会、伊日乃经会时,举行萨满
乌斯楞(俗称跳鬼)。青年喇嘛们头戴牛、马、鬼、神、狮、虎、蛇、豹等面具,身穿奇异服装,
把有情节的故事用舞剧的方式表演出来。踢奔布格(皮球),每当日落西山时,喇嘛们在寺庙前,
围着旗杆站一圈儿,大家轮流踢奔布格,踢时以旗杆为准,谁把奔布格踢过旗杆高度,就算谁
胜利。
苏雅勒·托勒格苏木汉译为普善寺,位于珰奈屯东北,寺庙占地面积24.5方丈,砖砌一丈
高的台基, 台基上建大殿 3间,铜铸圆顶,内置铜佛10尊。 建筑年代不晚于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至民国4年(1915)时,此庙已有破损处,内有喇嘛20多人。
诺曼·布特格其苏木 汉译为福善寺,位于腰新屯西南的高地上。民国 3年(1909),由乌
尔图那苏图主持建筑。砖瓦结构的大殿,土木结构的房屋,共占地 900方丈。正殿有释迦牟尼
佛殿、观世音菩萨殿、关公殿,前殿有 2.1丈高的四大天王像,并设有庙仓、居住、食膳等殿
堂。以苏德巴大喇嘛为首,全寺共有喇嘛70多人。该寺庙规模仅次于旗庙,是全旗第二座最大
的寺庙。
全旗原有11座寺庙,8 处喇嘛仓,伪满时逐渐坍塌减少。伪满康德2年(1935),8处喇嘛仓
已不存在。1946年,仅存7座寺庙。1947年,政府号召破除迷信,群众将 7座寺庙中的6座折毁,
所有寺庙中的佛像、佛器、经卷、壁画等全被捣毁或变卖,仅富裕正洁寺殿堂幸免,后来被生
产队改做仓库和牛圈。1968年,巴彦查干公社革委会决定拆毁富裕正洁寺殿堂,用其砖瓦建筑
平房、围墙等。
二 回族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泰康镇三道街。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建成,土木结构,建筑面积不足 9方丈,
是伊斯兰教徒作礼拜、议事、庆典和办理婚丧的地方。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捣毁。1982
年,县政府拨款重建,重建后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三 汉族寺庙
主要的汉族寺庙共有 4座:多耐关帝庙、他拉哈三义庙、泰康关帝庙、八家户关帝庙。庙
内都有道士主持,1947年,全部被捣毁。
蒙古族寺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