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河流名

第二节 河流名



  

  牡丹江

  “牡丹”为满语,原称“穆丹(穆当阿)乌拉”。“穆丹(穆当阿)”汉译“湾”之意,“乌
拉”汉译“江”之意。“湾江”即曲曲弯弯的江。

  清代大批汉族人从关内移居牡丹江流域后,不解“穆丹”之意,而将其汉化为“牡丹”,
沿袭至今。

  另一说“穆丹”汉译“声音响”之意,即牡丹江上游(从发源地至镜泊湖江段)地处长白山
区,落差大,水声震耳,故称“响水河”。

  在古代牡丹江名称几经变更,明代以前的牡丹江(穆丹乌拉)是指从发源地至镜泊湖大河口
以上的江段。从镜泊湖至与松花江汇合处的中、下游江段,周、秦、西汉时称忽汗水,唐代渤
海国时期称忽汗河,金代称呼尔哈河、活罗海川、鹘里改江、胡里改江(河),元代称呼尔哈河
(江)、胡里改河(江),明代称忽儿海河、忽尔哈河、呼尔哈江、头儿哈河。清代称虎尔哈河、
瑚尔哈河。女真语“忽儿哈(忽汗)河”汉译“大网”(围网)之意,即沿江居住着用大网(围网)
捕鱼的渔猎民族。满语“呼儿哈(虎儿哈、忽汗)河”又可汉译为“恶水”之意,即水势凶猛的
江。清中期以后开始沿用上游江段的名称,将其上游、中游、下游统称牡丹江(穆丹江)。牡丹
江经县域西北部,穿莲花乡、三道通乡流过。

  乌斯浑河

  “乌斯浑”又叫“阿斯罕”,是满语,汉译“凶猛、凶暴”之意。“乌斯浑毕拉(河)”,
即“水势汹涌湍急的河流”。

  五林河

  原名五虎林河,后简称五林河。“五虎林”是满语,汉译“汇总”之意;由满语“乌赫林
(穆哈连)”演变而来。“乌赫林(穆哈连)”汉译总兵之意。明代该流域曾为乌赫林(总兵)卫驻
地,故名乌赫林毕拉。清代称五虎林河,变为汇总之意,即五虎林河是由多条支流汇集而成的
河流。

  柳毛河

  曾用上五虎林河一称。

  柳树河

  曾用中五虎林河一称。

  嘎库河

  原名嘎牙库子河。“嘎牙库子”是满语,汉译“老鸹窝”之意,即老鸹窝河。另一说认为
“嘎库”是满语“嘎库哈(嘎斯哈)”的缩略,汉译“红肚皮的小鸟”,即苏鹊。嘎库河即沿岸
有苏鹊生息的河流。曾用下五虎林河一称。

  亚河

  一说原为满语名称“库勒克(库拉克)毕拉”。汉译,库勒克:虎,毕拉:河,即沿河是猛
虎生息之处,故称虎水,转音称湖水毕拉。

  另一说亚河原名“额和沁河”、“雅柯琴河”均为赫哲语音译,“额和沁”、“雅柯琴”
汉译“玄青、黛绿色”的意思。原为山名,河名由额和沁山(青山)名派生而来,后简称亚河。

  楸皮沟河

  “楸皮”原为满语,汉译“鹞鹰”之意,即鹞鹰沟河。后人以汉语字面意释为“楸树之皮”,
简称楸皮河。

  大马当沟河

  “马当”是满语,汉译“圆丘”之意。原为山名,派生为河名。

  马路沟河

  原名马鹿沟河。一说“马鹿”是满语,汉译为“枫树”之意。马鹿顶山是基本地名,马鹿
沟河由山名派生而来。一说“马鹿”为汉语,意为该山沟经常有马鹿出现,故名马鹿沟。河名
由山沟名派生而来。后来“鹿”字常被人误写为“路”,1947年正式更名为马路沟河。

  寒葱河

  原名寒葱沟河。“寒葱”是满语“寒恩出混恩”的缩略语,汉译“支锅”之意。寒葱河意
为猎人常在此用支锅生火做饭的河流。后人以汉语字面意释为生有寒葱的河流,简称寒葱河。

  杨木背河

  原名为满语“富尔额和勒毕拉”,汉译杨木背河之意。

  浪花河

  “浪花”是满语,汉译“弧形弯”之意。浪花河即弯沟河。

  小穆棱河

  “穆棱”是满语,原称“毛怜”,汉译为“马”的意思,形容河水流急,如马奔腾。小穆
棱河由穆棱河派生而来,从奎山乡东部流出县境。

  暖泉河

  一说“暖泉”是满语,汉译“绿色”之意。暖泉河因河水中苔藓多、河石上青苔多而得名。
一说“暖泉”为汉语,小河附近山中有一泉水冬季不封冻,泉水流入此河,因名暖泉河。

  大湾龙沟河

  “湾龙”是满语,汉译“线麻”之意,意指岸边有线麻生长的河流。

  马桥河

  “马桥”系满语,汉译“长箭”之意,即长箭河。

  亮子河

  原名勒勒河,为满语音译。“亮子”是满语,汉译“黏泥”之意,即黏泥河。另一说亮子
河原名“达尔瑚毕拉”,为满语名称。“达尔瑚”汉译“截鱼的亮子”,“毕拉”汉译“河”
之意,即河上有用细木杆做成的截鱼亮子,汉语译称亮子河。

  大通沟河

  “大通”是满语,汉译“箭翎”之意,即箭翎河。

  红旗沟河

  原名“拉拉及毕拉”或“拉拉别拉”,为满语名称。“拉拉及”汉译“绵软”之意,“毕
拉”汉译“河”之意,即岸畔夏季地表绵软的河流,简称拉拉毕拉。解放后在此兴建林场,发
展林业,更名红旗沟河。

  湖里信子沟河

  “湖里”是满语,汉译“松子”,信子沟是汉语,“信”为“芯”的通假字,“信子”实
为“芯子”。湖里信子沟河是派生名,由湖里信东山而来。湖里信东山,即互利东山。

  小夹皮沟河

  “夹皮”源于满语“夹步啦”,汉译为“鹞鹰”,即鹞鹰沟河。

  万宝沟河

  原名豆山河。

  小龙爪沟河

  原名胖梨头河。

  编写 陈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