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李延禄

李延禄



  

  李延禄(1895—1985),号庆宾,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幼年读私塾两年。从12岁开始,自文谋生,16岁投入东北军延吉巡防营,充当副兵。后来
升任排长、连长。1931年 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李延禄受党的派遣到抗
日爱国武装部队工作,被任命为抗日救国军参谋长。

  1932年初,国民救国军到穆棱县驻扎。救国军参谋部设在兴源镇刘学山家,兵工厂设在兴
源学校后侧房子,部队驻兴源学校。不久,党组织又派金大伦、于洪仁到救国军中工作。此后,
国民救国军改称为抗日救国军。

  救国军到穆棱县兴源镇不久,李延禄把家眷从延吉搬到兴源镇,他爱人田佐民,发动群众
搞募捐,支援李延禄部队。李延禄的女儿李万英,在兴源镇学校建立了抗日儿童团,并任儿童
团长,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配合她父亲李延禄在救国军中开展工作。1932年春,李延禄在满州
省委巡视员孙广英和中共穆棱县委的帮助下,在救国军中秘密的建立了党支部,组建了我党直
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建立了以工农群众为骨干的抗日救国军第一补充团、第二补充团和十
七团。

  1932年11月,中共绥宁中心县委在穆棱县兴源镇召开了部队党员干部会议。李延禄、孟泾
清等1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形势,认为在目前日军大举进犯面前,救国军、自卫
军上层领导人受蒋介石“剿共”密电的影响,其主力已失去了作战的能力,他们可能退却、逃
跑,甚至越境去苏联。阻击日军入侵的重任就落在中共党员干部的肩上。因此,既要教育他们
一道抗日,又要扩建自己的队伍。会议决定,李延禄要摆脱救国军总部的控制,以第一、第二
补充团为基础,扩建为东北工农抗日游击大队。由李延禄任大队长,孟泾清任政委。

  1932年12月25日,中共绥宁中心县委根据牡丹江日军集结乜河向穆棱楼一带进犯的情报,
命令各抗日部队开往磨刀石,阻击日军入侵。26日,李延禄、孟泾清在穆棱县兴源镇整理队伍。
28日,李延禄率领工农抗日游击大队,从兴源镇乘火车奔赴日军入侵的战场——磨刀石。李延
禄亲自堪察地形,先后召开了部队党支部和全体指战员会议,讨论和研究了作战方案,部署了
战斗任务。全体指战员利用有利地形,分别埋伏在磨刀石车站东侧的娄头山和老龙头山上,以
阻击日军。12月31日,日军派出一支部队,避开了磨刀石,绕道进入了磨刀石以东的代马沟。

  1933年1月1日拂晓,日军广赖第十师团第八旅团第三十九联队出动飞机、大炮来到了磨刀
石娄头山脚下。李延禄指挥部队两面夹击日军,经过一天的战斗,打退了日军的四次进攻,消
灭日军两个小部队的兵力。为了保存实力、当日撤出战斗,转移到五虎林。1 月13日李延禄的
补充团根据绥宁中心县委的指示,正式脱离救国军,改编为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总队。
李延禄任总队长。不久又收编散在宁安境内的义勇军,组成了 800人的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
李延禄为司令,孟泾清为政委。救国游击军转战于敌后的宁安、汪清、密山各县,利用敌人兵
力分散的弱点,取得多次战斗的胜利。宁安团山子战斗、打死打伤日伪指挥官和官兵多人。

  1933年7月,救国游击军,改为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军长李延禄,政治委员张文偕。1934
年10月,救国游击军与密山游击队合并,组织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由李延禄任军长。四军
组建后,在部队中普遍建立了党团组织和群众性的反日会组织,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
彻执行统一战线政策,进一步团结了密山、勃利、依兰一带的小股义勇军,联合抗日。并收编
了一些山林队,扩大了四军队伍。1935年9月,四军发展为2个师 7个团,1800余人。游击区域
扩展到穆棱、林口、密山、虎林等地,在方正县大罗勒密山区开辟了游击根据地,修建了密营、
被服厂。在群众中建立了反日救国会、妇女会、儿童团、自卫队。与伪军李毓玖部、陈云山部
建立了秘密合作关系。

  1936年 4月,李延禄奉命赴苏联莫斯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报到,11月被派回国,以东
北抗日联军代表身份,在潘汉年领导下,先后在上海、南京、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以期敦
促蒋介石抗战。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延禄遵从周恩来的指示,同李杜,取道欧州,经苏联重返东北
抗日前线。1938年11月,经周恩来亲自安排,送李延禄到了延安。12月,中共中央听取了李延
禄关于东北抗联战绩的汇报,决定成立东北工作委员会,任命李延禄为副主任。1941年在中共
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 4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

  1945年“八·一五”东北光复。李延禄受命率领一批干部,重返东北。11月到达佳木斯,
参与组建了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员会、合江省政府,被任命为合江省政府主席。1946年 8月被选
为东北各省市行政联合办事处行政委员会委员。1949年5月任松江省政府副主席,1954年8月任
黑龙江省政府副省长、省委委员,主管政法、民政、文教、卫生等方面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但他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李延禄是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1984
年春节,中共中央表彰李延禄是“长期保持红军传统、艰苦朴素”的模范。

  1985年6月18日,李延禄病逝于北京,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