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植物

第一节 植物




  一、药 类:

  甘草、防风、龙胆草、延胡索(元胡)、黄芪、玉竹(山玉米根)、远志、柴胡(软苗柴胡)、
知母(倒根草)、百合、草乌、紫苑(驴夹板草)、桔梗、漏芦(和尚头)、地芋(黄瓜香根)、苦参、
威灵仙 (山辣椒根)、独角莲、狼毒(猪眼草)、薤白、三棱、天仙子 (茛苕)、葶苈子、独行草
(羊独罐子)、王不留行(


苍耳子(老苍子)、莱菔子(萝卜子)、车前子、牵牛子(黑白丑)、茺蔚子(益母草子)、黄瓜子、
韭菜子、蛇床子、赤包 (气包子)、火麻子(线麻子)、胡麻子 (亚麻子)、芥子、杏仁、苦丁香
(甜瓜蒂)、萹蓄 (猪牙菜)、小蓟(苣卖菜)、蒲公英、青蒿(黄花蒿)、马齿苋 (马食菜)、巨麦
(石柱花)、地丁、透骨草(落豆秧)、老鹤草(贯筋)、荆芥、泽兰、茵陈 (猪毛蒿)、刘寄奴(胡
行草)、仙鹤草(车轱辘菜)、血见愁(八角灰菜)、大蓟、白鲜皮(八股牛)、金灯、蒲黄(蒲棒花)、
复花、马勃(马粪包)、艾叶(艾蒿叶)。

  二、木 类:

  杨、柳、榆、松、椴、柞、桦、黄波罗、桑、槐、枫、核桃、水曲柳、杞柳(柳条)、文冠
果、苕条等。

  三、花 类:

  刺梅、丁香、芍药、十样锦、波斯菊(扫帚梅)、凤尾、罂粟(大烟花、生菜莲)、玉美人、
步步高、看豆、江西腊、大丽花、金盅花、百日草、夜来香、美人蕉、石竹、胭粉豆、山菊、
蝴蝶花、龙头花、芨芨草、佛顶珠、鸡冠花、大熟季花、小熟季花、马食菜花、牵牛花、金莲
花、百合花、黄花(金针花)、马莲花、马兰花、灯笼花、棉花团花、野瑰玫、野蔷薇等。

  四、草 类:

  禾本科:羊草(碱草)、靰鞡草、油包草、野稗子、狗尾草(谷莠子)、毒麦、燕麦草、针蒡、
稻稗、拂子蒡、野古草、星星草、落草、碱蓬(碱莲蒿)、地映(猪毛菜)、龙葵(黑天天)、苇子
(芦苇)。

  菊 科:苣卖菜、刺菜(芨芨菜)、苦菜(鸭子食)、蒲公英(婆婆丁)、青蒿、苍耳(老苍子)、
火绒草、小兰刺头,多叶山莴苣、祁洲漏芦。

  莎草科:大三棱草、小三棱草、牛毛氈(毛毛草)。

  蓼 科:春蓼(蓼吊子)、荞麦蔓等。

  苋 科:反枝苋(苋菜)等。

  马齿苋科:马齿苋等。

  鸭跖草科:鸭跖草(兰花菜、鸡舌草、竹叶菜)。

  唇形科:益草(益母蒿)、香薷(野苏子)。

  豆 科:野大豆、草木樨(香马料)、五脉山黎豆、山野豌豆、茓花、苜蓿、萹蓿豆、兴安
胡枝子、多叶棘豆、硬毛棘豆、细叶胡枝子。

  十字花科:芥菜(菱角菜)、东北独流菜(走马芹)。

  木贼科:问荆(节股草)、中国菟丝子(菟丝子)。

  雨久花科:鸭舌草(蓝花菜)。

  眼子菜科:郎眼子菜(水竹叶)、马来亚眼子菜(水上漂)、线叶眼子菜(水毛草)。

  泽泄科:水白菜、泽泄(野慈姑)。

  星接藻科:青苔。

  藜 科:藜(灰菜)。

  毛茛科:毛茛、茴茴蒜色茛、披针叶毛茛、圆叶碱毛茛、白头翁、棉团铁线莲、褐毛。铁
线莲、磨松草(猪爪子草)。

  茄 科:天仙子(茛菪子)。

  木戟科:乳姜大戟、猫眼草、甘遂。

  鸢尾科:射干鸢尾、马兰。

  列当科:列当。

  紫草科:东北鹤虱。

  五、蕈 类;

  蘑菇:草蘑、柳蘑、油蘑等。

  附:植 被

  1.垦前植被

  明水县的垦前自然植被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中部为过渡地带。

  东部的自然植被主要是以柞树为主的杂木林和以山杨、桦树为主的次生幼林,林下灌木为
榛柴,草本植物以禾本科和菊科的杂草类为主。通肯河沿岸低洼沼泽地区多系靰鞡草、三棱草、
苫房草(大小叶樟)、蒲草等禾本科植物;东部岗上多榛柴,向西渐少,呈斑点状分布,与艾蒿、
五花草、杞柳(柳条)等间杂,西部主要是草甸草原群落,植物以羊草为主,其伴生植物有狼尾
草、野古草、萎陵草、兔尾草、达子巾等;在碱沟斑周围有碱莲、星星草、碱蒿等草类;在近
水边缘的低洼地有三棱草、芦苇等禾本科植物群落。

  2.现有植被

  经过本县广大劳动人民的世代辛勤开垦、耕作,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杂木丛生、蒿草遍地
的植被面貌。当前的植被分布情况是:西部有大片天然草原,中部有零星草原分布;东部低洼
地有苔草(塔头)、小叶章、三棱草等喜湿性植物。

   明水县植被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