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疗科技
第二节 医疗科技
垦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水平随着人才的培养,引进大型诊疗设备的购置,整体水平逐
步提高。
规模较少农牧场职工医院,内科系统主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外科系统解决阑尾炎切除、
疝修补,体表肿物切除术,规模中等农场职工医院开展了骨科、上腹部、胸部及头颅的手术;
规模较大农场的二级医院开展创伤之外范畴的肿瘤根治、畸形手术和功能障碍外科治疗。
各分局中心医院在20世纪90年代前,大多作为本垦区的医疗中心,成为一定区域的医疗技
术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医院。它们能构完成各种临床科系疑难疾病的诊疗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在外科系统中能够开展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术,如脑肿瘤切除,普胸手术,门静脉断流、胃底贲
门癌的根治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膀胱全切,人工关节置换、喉癌切除术等水平。牡丹江
分局中心医院率先开展了脑血管搭桥手术,成功抢救一例心跳呼吸骤停39分钟的病人。
在开展疾病诊疗的工作中,垦区卫生系统的医务工作者,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科研和
新技术推广、学术交流。
农垦总医院自1986年起,医疗技术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同年9 月,脑外科在国内首先创新
开展了同种异体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获得成功;10 月WHO布病专家委员会中国
预防科学院微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陆士良以鉴定委员会主任身份莅临总医院,主持“布鲁氏菌
酚不溶性组份(PT)治疗布病研究”课题鉴定;10月,由总局科技处主持省内10余位骨科专家
参加总院骨科创新术式“带旋骼深血管的髂骨瓣减压术治疗狭颅症中枢性瘫痪”。
1991—1995年间,总局卫生防疫站参与普阳农场富硒谷物的开发研究课题。在通过谷物生
长过程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研究中,协助农场委托有关部门完成富硒谷物安全性评价,承
担食用富硒谷物对人体血硒含量影响的对比观察工作;参与垦区富硒口粮的推广工作。
1995—1998年间,总局卫生防疫站参加国家关于出血热疫苗效果观察的“八五”医学科研
专题协作组和“九五”医学科研专题协作组,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的统一组织领导下,承担观察评价杭州天元生物药业公司生产的流行性出血热I型灭活疫苗安
全性、血清学和流行病学效果的课题。观察表明,垦区的出血热疫区类型为姬鼠型;健康人群
出血热隐性感染率为3.44%;观察疫苗的接种反应率为0.89%;试区疫苗保护率为94.99%。2001
年,由全国14个单位参与完成的该研究课题获“200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1998年3 月,总局卫生防疫站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教
研室、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社区卫生教研室合作,进行“中国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村谷
物作业工人职业卫生问题研究”课题的现场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