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通信经营管理
第四节 通信经营管理
农垦通信事业的经营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为单纯的服务阶段;
第二阶段(1990—1995年),为服务经营阶段;第三阶(1995年以后),为市场经营服务阶段
一、单纯的服务阶段
1990年以前,农垦通信行业主要是为各级领导和领导机关进行行政管理、生产指挥服务的
行业,在保证通信畅通的同时,还负责各级部门间传真电报的收发和电话会议工作,提供固定
电话服务业务是无偿的,不存在经营活动。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农垦通信的质量和服务
质量都在下降,而地方电信通过改革,发展很快。
二、服务经营阶段
1990—1994年,各管理局的通信部门开始了经营服务的探索。1990年农垦通信开始向社会、
向百姓开放,普通百姓的家庭也可以安装农垦专网的固定电话,从此结束了垦区普通百姓没有
电话的历史。在这一阶段,经营内容和范围还是有限的,只对企业和个人住宅固定电话进行收
费的,而机关办公电话、领导住宅电话还是免费。通过5 年以话养话的探索,通信建设有了很
大的发展,也农垦通信事业向市场经营迈进奠定了基础。
三、市场经营服务阶段
从1995年开始,农垦通信行业全面进入市场,“以话养话、自负盈亏、滚动发展”的市场
经营阶段。特别是黑龙江农垦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以后,垦区通信进入了快速发展、大发展阶段。
同时,也给农垦通信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通信市场,面对实力强大的各
大电信运营商,我们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全力打造农垦通信的品牌,只要这个品牌叫响了,
我们的市场就能稳定,就能发展。
在经营上,垦区通信部门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不断扩大经营内容和范围。
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固话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宽带数据业务,完善传真、可视电话会议业务。同
时,和各大电信运营商走合作双赢之路,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分成,利用它们的资
源,来发展我们没有的通信业务,既满足了用户的需要,又稳定了市场,降低了运营成本。二
是加强经营管理,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各分局通信处实行经营负责制,以及经营包干制,减少
核算单位、福利费用核定标准等做法。
1997—2000 年, 九三通信处被分局列为第一批委托经营试点单位,将“承包经营”转为
“委托经营”。在农垦通信系统实行了“风险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约束机制”。
2001年,农垦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后,提出了全新的“客户至上、精心服务、锐意开拓、
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用户为中心,效益为目的,制定了专网的优势价格体
系,满足不同用户的通信需求。在市场中,与各大通信运营商合作,拓宽经营渠道,开发通信
市场成效显著。
从2001年到2006年,6年共投资2.77 亿元,用以加快农场至生产队的接入网络建设,平均
年投资4 500 万元。固定资产从2001年1.9亿元增加到2006年4.9亿元,年平均增长为31.6%。6
年期间,新增光缆线路 4 169.53万皮长公里,光缆线路总数12 187.798万皮长公里;新增交换
机容量30万线,交换机总容量总数69.7 462万线;基本上实现垦区队队通电话目标,固定电话
用户,由2001年初的17万部,发展到2006年末的30.8 867万部,人均电话普及率由2001年的14.5%,
提高到2006年23.82%,发展“电话队”1 547个,数据宽带用户从无到有,发展到2006年的26 977
户,发展数据宽带队377个。
2001年,通信业务收入(不含建三江分局通信公司)6 210 万元,2006年增加到11 600万
元,平均年增加5 390万元,增长17.4%。职工人均创造产值由2001 年的2.1万元上升到2006年
的5.28万元,比公司组建时提高了3.19万元。
公司组建6 年,由事业单位转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为垦区减轻了负担,节约了事业费
用。一是总局不再拨事业经费,为总局节省事业费约在 5 000万元;二是为总局、分局和农场
提供低于地方电信标准的数据宽带和可视会议服务,每年可为三级机关节省费用约500 万元,
同时节省了大量会议费、差旅费、交通费等;三是承担总局事转企提前退休194人退休金500余
万元,企业(内部退养)的696人生活费800万元,两项合计1 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