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通讯员队伍建设
第二节 通讯员队伍建设
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的培养和建设,是《农垦报》社的光荣传统。
从创刊初期起,在毛主席“开门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指导下,报社就通过“基层
推荐,来稿发现”等形式,组建“通讯网”。1961年,《合江农垦》报聘请了第一批通讯员57
人。1963年7月,《东北农垦报》聘请了首批特约通讯员并颁发了证书。《兵团战士报》期间,
各师、 团都成立了专职报道组。报社通讯员队伍空前庞大。《屯垦戍边报》以后, 各管理局
(分)局、农牧场和大型工业企业配置的专兼职新闻干事和各级机关、基层的报道骨干形成了
报社的通讯网络。
在组织通讯网络的同时,报社通过“个别指导,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通讯员采写水平。
牡丹江《农垦报》、《合江农垦报》创办之初, 报社要求编辑退稿、约稿提意见, 对送来的
重点稿件当面指导作者修改。《东北农垦报》、《兵团战士报》、《农垦报》、《农垦日报》
时期,还采取在报社为基层代培通讯员或下基层与通讯员共同采写等形式,培训报道骨干。与
此同时,各个时期的报社,还坚持集中举办或到基层举办以新闻采写为主的各类讲习班、培训
班。据统计,1982—2006 年间,报社共举办新闻采写培训班23 期,共培训通讯员3 000 余人
(次),其中,1982年的首期培训班为时一个月,1988年的培训班学员达286 人。培训班以报
社有采写经验的编辑、记者为主,同时还特邀了新华社、省新闻研究所、省报、哈尔滨日报等
单位的著名专家、著名记者、著名编辑讲授新闻采写经验、新闻采写理论,从而提高了通讯员
的新闻业务素质,一批批优秀通讯员以报道业绩为阶梯,走上秘书、团干部和专业新闻记者、
编辑等岗位,进而逐渐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据统计,几十年里,有100 余名优秀通讯员走向了
各地新闻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或成为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