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劳动工资、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能源统计
第五节 劳动工资、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能源统计
一、劳动工资统计
农垦劳动工资统计表分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随着垦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垦劳动制度也
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农垦劳动工资统计所提供的资料,为农垦各级领导和部门制定
劳动工资的政策,合理安排和使用劳动力,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
产率起到重要作用。
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为适应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基本建设统计年报制度。1985年固定资产投
资年报有3张主表2张附表,即《本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及新增固定资产》,附表一《各类主要
机械到货情况》,附表二《用于更新改造措施的贷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一览表》、
《集体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本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及新增固定资产》表主栏2 个指标分别为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措
施。宾栏内77个指标,包括4 大部分:一是计划投资总额;二是本年完成投资分类(接来源分
类、按构成分类、按建设性质分类、按用途分类、按部门分类);三是本年新增固定资产;四
是补充资料包括:生产队5 万元以下零星建设;用小水建设资金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用扭亏
措施费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
《建设项目一览表》只统计农垦总局下达的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表中10万元以上的建设
项目或单位工程。
《集体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统计范围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建造和购置固定
资产总投资在2 万元以上的项目和设备,包括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的建设,也包括利用全民所有
制单位补助的资金与国内外贷款进行的建设。
三、物资能源统计
物资能源统计是国民经济基本统计的组成部分,反映的是物资能源的生产、分配、流通和
使用情况及变化过程。它对国家及各级政府编制计划、实行宏观调控、正确组织物资生产和流
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黑龙江垦区的物资能源统计是伴随着国家物资能源统计的产生、发展而不断充实、提高和
完善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和东北人民政府,鉴于国营农场的发展,进口农业机械的增加,
农场供需矛盾的扩大, 分别在北京双桥和哈尔滨王兆屯建立了物资供应站, 以接转国外进口
的整台农业机械为主,逐步建立、健全了物资供应系统,基本上保证了油料、材料、机械配件
等主要物资的供求,历经近50年的发展,垦区物资能源已达到了一个品种多、产量高的时期,
这其中倾注了无数统计工作者和物资管理人员的心血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