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雷锋,扶贫帮困
第一节 学雷锋,扶贫帮困
1980年3月, 总局军事部门为了在垦区民兵中落实沈阳军区学雷锋经验交流会议精神,下
发了深入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掀起“学雷锋、做好事、树新
风”热潮的通知。牡丹江管理局八五一○农场武装部向全局民兵、退伍军人发出倡议,号召民
兵、退伍军人带头学习雷锋精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九三管理局红五月农场武装部干事赵
青义、山河农场武装干事肖建设,在危险时刻奋不顾身救战友的英雄事迹,成为垦区新一代民
兵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楷模。
1983年,垦区把组织和发动民兵学雷锋,扶贫帮困作为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内容来抓。各级引导民兵从一般性的宣传发动到经常性思想教育,培养“四有”(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从一般的做好人好事发展到综合治理,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据统计,到1984年2月底,全垦区共组织学雷锋小组 3 677个,扶贫帮困小组 4 820 个,做好
事 64 800件;植树 862 000多棵,造林1万平方公里;组织民兵治安巡逻队195 个,出动民兵
1 605人,协助公安部门破案410多起;带头完成急难险重任务 2 300多次,为垦区的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有229个民兵连和 6 288 名民兵被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
1986年3月和9月,总局军事部门两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帮困工作。年内,党委
还3次下发文件,对扶贫帮困工作提出了具体任务和要求。局场两级武装部门先后深入到3 000
多贫困户走访调查,最后选定了 1 483户为重点扶贫对象,并建立了扶贫卡片,制定了扶脱贫
计划。采取定户承包,责任落实到民兵班、排的方法,使扶贫工作落到了实处。到11月底,已
有760贫困户脱贫。
1988年,垦区各级在组织民兵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中,把科技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北安
管理局人武部党委提出了帮助困难户“三年脱贫,五年致富,当年收入增百元”规划,举办了
8个专业技术培训班,共培训职工群众 7 000 余人次,使全局 5 500 多户办起了家庭养殖场。
牡丹江管理局八五一一农场武装部在组织的152 个科技扶贫小组中,开展了“四比四看”竞赛
活动,即比措施,看谁扶贫项目多;比速度,看谁扶贫见效快;比成果,看谁扶贫效益高;比
贡献,看谁扶贫出力大。活动激发了民兵和退伍军人开展科技扶贫的积极性,仅场武装部扶持
的20个贫困户,靠养殖一项户均收入 7 500 元。宝泉岭管理局延军农场武装部针对山区特点,
举办了木耳栽培技术学习班,全场发展木耳椴22 万棵,当年收木耳1 万多公斤,获利18万元,
使延军农场摆脱了贫困。到10月底,垦区各级武装部门及民兵共扶持贫困对象 1 900余户,已
有750户脱贫。
1989年,中央军委发出号召, 在全军范围内再度掀起学雷锋的热潮,发扬光大雷锋精神。
为此,垦区两级军事部门以组织民兵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为契机,开展科技扶贫活动。采取
定人、定时间、定项目、定经济指标的方法,使科技扶贫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北安管理局
人武部先后组织民兵为贫困户捐款捐物达15余万元,义务帮工 7 500多个,使 1 354户贫困家
庭的困难初步得到缓解。到年底,由民兵组织扶持的673个贫困户,已有525户脱贫,其中有31
5户家庭步入了万元户的行列。牡丹江管理局728个民兵科技扶贫小组包扶689户,使575户摆脱
了贫困。自1986年以来,垦区组织民兵共包扶 5 345个贫困户,已使 3 891户脱贫和基本脱贫。
1990年,垦区民兵深入开展了学雷锋,争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新人活动。2月,总局人武部党委《关于在民兵中广泛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决定》下发后,
各管理局组织民兵,结合学习雷锋事迹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题
词,掀起学雷锋热潮。仅3月4—5 日两天时间,垦区就出动近万名民兵走上街头打扫卫生,清
除积雪,开展便民服务。嫩江管理局组织民兵抢修农机具,积造农家肥,加快了备耕生产的进
度。绥化、建三江、九三管理局在春季入伍新兵中分别开展了“我为家乡做好事”、“我为家
乡添光彩”、“学雷锋、争当合格兵”活动。北安、牡丹江管理局召开了雷锋事迹报告会,学
习雷锋演讲会。哈尔滨管理局向新兵赠送了《雷锋的故事》和《雷锋日记》等书刊,使新兵未
进军营就打下了学雷锋,争做“四有”新人的深刻烙印。
1993年,垦区每个民兵连都成立了扶贫小组,并制定和确定了扶贫计划和对象,义务帮助
贫困户春种、夏管、秋收。牡丹江管理局八五一○农场六队民兵连指导员张广恩,致富不忘国
家,致富不忘乡亲,被省军区树为学雷锋标兵。
1998年以来,齐齐哈尔分局查哈阳农场在组织民兵开展“六个五”活动中,把扶贫帮困作
为重点活动内容。武装部长武永久两次为包扶户无偿提供建房用砖 5 000 块,仔猪2头,扶贫
款800元。武装干事尹福成为包扶户无息借款1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局的专武干部和民兵
骨干纷纷行动起来,为帮扶对象捐献化肥、木料、 水泥、砖瓦等物资,折合人民币5 万多元,
为贫困户无息借款10万余元,组织民兵为贫困户出义务工 5 300多个,以民兵为主体兴办18个
经济实体,解决了216贫困人口就业,到2000 年,民兵扶持的316个贫困户中已有286 户脱贫,
其中142户存款在万元以上。同年,建三江分局在组织民兵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中,与七
星农场和局直建筑公司的3 名革命伤残军人结成了长期帮扶对子,为创业农场四队赠送了科技
图书50册,被佳木斯市政府评为“爱心献功臣”活动先进单位。北安分局在组织民兵开展扶贫
帮困活动中,为贫困户提供科技致富信息80条,科技致富资料201份,使327户脱贫。
2002年1 月中旬,垦区按照省军区扶贫帮困工作电话会议的要求,建立了总局军事部、分
局人武部、基层武装部三级扶贫网,与10个贫困队、144 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较好地促进
了扶贫帮困工作的落实。各分局利用春节时机,普遍组织民兵开展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拥政
爱民光荣传统专题教育。为防止扶贫帮困工作出现短期行为和“半截子工程”,保持工作的连
续性和长期性,总局军事部门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把扶贫帮困工作落实到民兵连、排、班,
建立了帮扶档案,并带头抓好扶贫工作落实。年内,垦区三级武装部门共帮扶的118 户贫困户
已有72户脱贫。同年,建三江分局在组织民兵开展扶贫帮困中,为了使帮扶对象尽快走上富裕
道路,利用民兵训练、政治教育、集中学习等时机普及科学知识。前哨农场民兵刘江,是垦区
2002年表彰的“六个五”活动标兵,他努力钻研寒区大棚种植技术,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还带
动了周围群众,使10余户家庭走上了种植蔬菜当年脱贫的道路。为了把科技扶贫活动引向深入,
分局共建民兵青年科普小组150 个,推广了先进农科技术。涌现出前锋农场民兵孙振学的种植
示范区、 青龙山农场民兵宋广仁水稻科技示范区等先进典型。年内,共帮扶贫困家庭118 户,
已有83户脱贫。绥化分局组织民兵开展了“十连帮十户”活动,组织10个民兵连与10个贫困户
结成帮扶对子,经过帮扶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2003年,牡丹江分局民兵共结扶贫
对子160多个,开发扶贫项目30多个,使90 多个贫困户脱贫。齐齐哈尔分局在组织民兵扶贫帮
困中,共扶持贫困户240户,到年底已有104户脱贫。2004年,垦区把组织民兵开展扶贫帮困活
动作为双拥工作的实际内容来抓,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作用。齐齐哈尔分局出台了优惠
政策,组织各农场民兵连成立了18个扶贫小组,签订了扶贫工作目标责任状,开展了“一帮一
扶贫协作体”、民兵家庭致富“细胞工程”、“滚动式扶贫”等系列活动,为贫困户确定脱贫
项目36项,送科技书刊50余册,提供致富信息300余条,提供优质种子 5 000 多公斤,无息借
款10万多元,无偿提供化肥、农药、木材、水泥、 红砖等物资折合人民币5万多元,义务扶贫
5 800多个劳动日,采用新技术义务为贫困户种承包田2平方公里。全年,所包扶的104 家贫困
户中已有87户脱贫。北安分局在组织民兵扶贫帮困中,发挥民兵示范户的作用,把科技致富经
验送到贫困农民手中,采取“一兵帮一户,一连包一队”的方式,先后在每个生产连队都选择
1~2户有一定种植养殖经验、经济基础较好、文化素质较高的民兵作为示范户,推广他们的种
植养殖技术,并请地方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人武部编写了《科技致富实用技术》手
册下发到基层各生产连队。为了调动民兵和群众的积极性,注重发挥专武干部民兵干部的示范
带头作用,在带领群众致富上先后总结了襄河农场武装部副部长王直军、尾山农场民兵干部李
中伟等一批典型,并借助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推动了扶贫帮困工作的落实。同时,先
后组织了14 个农场的140 名专武、民兵干部和民兵骨干到引龙河农场养殖基地、襄河养牛场、
二龙山种植基地以及建设、格球山、尾山农场的3 户养殖专业户参观见学,并请养殖、种植和
基地负责人讲解实用技术,使民兵骨干对种养殖业有了更加直接、深刻的认识。据统计,全局
共在扶贫帮困中为贫困户协调贷款150余万元,减免相关费用10 余万元。到年底,北安分局发
展种植养殖户364户。
2005年,垦区武装系统开展了“三帮一扶”(帮军烈属困难户、孤寡老人困难户、重病号
困难户;扶持贫困学生)活动。军事部机关与红旗农场二队继续结成帮扶对子,拿出 3 500元
资助10名贫困学生和4 名贫困职工。齐齐哈尔分局组织民兵采取“多人帮一户”或“一富带一
贫”的形式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各基层武装部积极影响号召,主动与民政局和学校联系,确定
帮扶对象,制定扶贫帮困计划,组织广大民兵开展了以帮扶伤病残复转军人、军烈属子女或隔
代子女为重点的“捐资助学”活动,使15 名贫困学生返回课堂。同时,开展了“节省零花钱,
集资助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向贫困学童“献爱心”活动。据统计,有近100 名民兵骨干甘做无
名英雄,长期无私地进行“一帮一”、“三帮一”捐资助学,人武部干部、职工和广大民兵为
各农牧场教育事业累计捐款近2万多元,赠送教学器材20余件,捐献各类学习资料、图书100余
册,用实际行动模范地实践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观》。年内,该分局广
大民兵为群众义务扶贫 1 000多个劳动日,扶贫帮困40余户,送科技书刊100 余本,提供致富
信息150 余条。 查哈阳农场组织民兵积极开展科技拥军、文明拥军活动,向军烈属提供科技、
法律、种植、养殖等书刊,提高了拥军优属的服务质量,他们的事迹被《中国国防报》和《东
北后备军》杂志上刊载。建三江分局采取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一包一、一带一、一帮一”的
办法,资助贫困学生、贫困民兵。通过开展活动,局场队三级共建帮扶对子137 户,常年优抚
伤残老军人4人,累计投入扶助资金30余万元。牡丹江分局人武部坚持把扶贫帮困,捐资助学,
带头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展“民兵号”活动, 以及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扶贫对子25 个,协助扶
贫贷款20多万元,发动民兵落实扶分对象,使750 个贫困户摆脱贫困。为贫困学生捐款 5 000
余元。八五六农场武装部在全局率先组建了民兵“110”分队,为民兵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实施群众救助、处置突发事件闯出了一条新路。